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系统论述法律公布原理的研究专著。它在考察人类法律文明史进程、参酌当代世界各国宪法文本相关规定、跟踪法治中国建设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力求阐明:法律公布实践反映了人类对传统秘密法实践的深刻反思与否定,是现代法治建构的内在要求,是确证法律规则形式的“事实”与“标尺”,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各民族特色有机交融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意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法律公布的内部体系构造和外部表现形式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具体表征,凸显出政体与法制、“普遍性规律”与“地方性知识”、技术条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张力,却又在“法布于众”的价值共识指引下,萌生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
- 序 言PREFACE
-
引 言
-
一、 概念说明
-
(一) 词义解析
-
(二) 概念辨析
-
(三) 本质界定
-
-
二、 文献综述
-
(一) 西方学者对法律公布问题的相关论述
-
(二) 中国学者对法律公布问题的思考
-
-
三、 写作特色
-
(一) 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
(二) 价值分析法
-
(三) 类型学方法
-
(四) 规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的有机结合
-
-
四、 思路概述
-
-
第一章 法律公布的实践沿革
-
一、 法律公布问题的历史缘起
-
(一) 古代的秘密法教训
-
(二) 近代的秘密法影响
-
(三) 现代的秘密法罪恶
-
-
二、 外国的法律公布实践历程
-
(一) 古代亚洲的法律公布实践
-
(二) 古希腊的法律公布实践
-
(三) 古罗马的法律公布实践
-
(四) 近代法国的法律公布实践
-
(五) 近现代俄国(苏联)的法律公布实践
-
-
三、 中国法律公布实践的发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一) 古代时期的发展轨迹
-
(二) 近代时期的剧烈变动
-
(三) 现代时期的全新探索
-
-
四、 世界法律公布实践历程的情况总结
-
-
第二章 法律公布的价值意涵
-
一、 形式特点
-
(一) 公开性
-
(二) 普遍性
-
(三) 正式性
-
-
二、 文化意蕴
-
(一) 反映合法性的内在要求
-
(二) 发挥仪式感的凝聚作用
-
-
三、 运行条件
-
(一) 文字条件
-
(二) 媒介载体条件
-
(三) 政治条件
-
(四) 社会条件
-
-
-
第三章 法律公布的体系构造
-
一、 法律公布主体及其权限
-
(一) 立法机关
-
(二) 内阁
-
(三) 国家元首
-
(四) 小结
-
-
二、 法律公布程序
-
(一) 普通程序
-
(二) 前置程序
-
(三) 特别程序
-
-
三、 法律公布期限
-
(一) 法律公布期限的概念内涵
-
(二) 法律公布与法律生效的时间衔接
-
-
四、 当代法律公布制度运行争议案例及其反思
-
(一) 联邦德国总统的否决权行使问题
-
(二) 美国总统签署声明运用争议案
-
(三) 俄罗斯府会法律公布大战
-
(四) 中国台湾地区的覆议权启动程序争议
-
(五) 小结
-
-
-
第四章 法律公布的外部表现
-
一、 法律公布的载体方式
-
(一) 法律公布方式的历史沿革
-
(二) 法律公布的具体方式
-
(三) 域外有益经验
-
(四) 分析与展望
-
-
二、 法律公布的文体格式
-
(一) 法律公布用语
-
(二) 法律公布的文字要求
-
(三) 中国布法公文中的印章格式
-
-
三、 小结
-
-
第五章 中国法律公布实践的未来展望
-
一、 “软约束”的制度运行现状
-
(一) 法律公布范围受限
-
(二) 法律公布主体履职不到位
-
(三) 法律公布期限界定不明
-
(四) 后续配套保障效果欠佳
-
-
二、 法治主义视角下的症结剖析
-
(一) 长时段的结构性宰制
-
(二) 中时段的环境影响
-
(三) 短时段的事件干扰
-
-
三、 中国法律公布制度的动态完善策论
-
(一) 实现法律公布范围的持续拓展
-
(二) 明晰法律公布主体的法定职责
-
(三) 明确规定法律公布期限
-
(四) 完善后续的配套传播机制
-
-
总结
-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
附 录
-
附录一 世界各国宪法关于法律公布的相关条文
-
附录二 中国宪法相关规定沿革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7184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