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共分三輯:第一輯談印度的文學、奇后泰姬瑪哈兒,中印文化的異同及玄奘曲女城之會等十一篇。第二輯係書評,所評多為當代女作家:如張愛玲、琦君、蘇雪林及謝冰瑩等之作品十篇。第三輯七篇:第一篇由「談詩經篇與篇的連續性」以駁李辰冬「全部詩經是吉甫一人所作」的謬誤;第二篇「中國詩的神韻說」說明詩有神韻才是詩的最高境界;第三篇「記賓四先生在三師」及第四篇「賓四先生奮鬥史」係記敘賓先生舊事。 最後三篇是斐普賢教授所撰,由「佛教對我國詩人的影響」一篇可見我國歷代詩人受佛教影嚮之深;「三首同題詩的比較欣賞」將三首同以「手」為題的詩加以比較欣賞;最後一篇「吾人今日如何詩經」指示出讀詩經時一條比較簡捷而有效的途徑。
- 弁 言
-
第一輯
-
印度文學
-
談佛教文學
-
印度的辯論故事
-
印度奇后傳
-
印度的廣寒宮──泰姬陵
-
印度地名的故事
-
論中印文化異同
-
中國文獻中的戒日王
-
法顯西行伴侶正誤
-
玄奘曲女城之會
-
唐玄奘的辯才
-
-
第二輯
-
讀張愛玲的「秧歌」
-
讀「琴心」
-
讀「暢流短篇小說選集」
-
讀「綠天」
-
謝冰瑩的「綠窗寄語」
-
讀「菁姐」
-
讀「禁果」
-
讀「小樓春遲」
-
從「齊德拉」談到「美與殘缺」
-
理解與鑑賞──「黃帝子孫」讀後感
-
-
第三輯
-
從詩經篇與篇的連續性談起──簡介李辰冬博士「詩經研究」
-
中國詩的神韻說
-
記賓四先生在三師
-
賓四先生奮鬥史
-
佛教對我國詩人的影響
-
三首同題詩的比較欣賞
-
吾人今日如何讀詩經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