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耶魯大學出版社珍藏經典
20世紀最具啟發性的色彩認知理論
《色彩互動學》出版50週年・紀念版
「我沒教過藝術,我教的是哲學;我沒教過繪畫,我教的是觀看。」──包浩斯巨匠、色彩學之父 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
遵循花招百出的藝術家亞伯斯所訂下的高標準,耶魯大學出版社在1963年大膽地出版了《色彩互動學》。書一出版,幾乎隨即開始改變全世界讀者對於觀看這 件事的認知。亞伯斯用革命性的手法強調實驗的重要,質疑強調品味的傳統觀念;他要觀者主動參與其中,而非只是被動接收訊息。
《色彩互動學》出版至今已逾半世紀,它不僅帶給讀者無窮的樂趣,在藝術、建築、織品、室內設計以及各個科技領域的視覺設計中,它也不斷地擴展色彩被使用 以及被閱讀的方式。新增的圖解與細節的微調,讓這本如今成為「經典」的紀念版更為理想,讓亞伯斯提出的進行實驗、開放心胸、擴展個人智識的主張得以生生不 息。
好評推薦
「亞伯斯作品最好的引介,就是他自己的《色彩互動學》,也是我極力推薦的。」──紐約雜誌
「世上最美麗的書之一⋯⋯《色彩互動學》不只寫給藝術家⋯⋯而是給任何想了解我們為何以及如何用現在的方式觀看世界的人⋯⋯一本有遠見的著作。」──新聞週刊 馬爾康・瓊斯 Malcolm Jones
「為了這個充斥色彩的年代所亟需的歷史見解,包浩斯出身的藝術家兼教師約瑟夫・亞伯斯所著的《色彩互動學》五十週年紀念版,特別值得細細研究。」──藝評家 賽巴斯欽・司密 Sebastian Smee
20世紀最具啟發性的色彩認知理論
《色彩互動學》出版50週年・紀念版
「我沒教過藝術,我教的是哲學;我沒教過繪畫,我教的是觀看。」──包浩斯巨匠、色彩學之父 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
遵循花招百出的藝術家亞伯斯所訂下的高標準,耶魯大學出版社在1963年大膽地出版了《色彩互動學》。書一出版,幾乎隨即開始改變全世界讀者對於觀看這 件事的認知。亞伯斯用革命性的手法強調實驗的重要,質疑強調品味的傳統觀念;他要觀者主動參與其中,而非只是被動接收訊息。
《色彩互動學》出版至今已逾半世紀,它不僅帶給讀者無窮的樂趣,在藝術、建築、織品、室內設計以及各個科技領域的視覺設計中,它也不斷地擴展色彩被使用 以及被閱讀的方式。新增的圖解與細節的微調,讓這本如今成為「經典」的紀念版更為理想,讓亞伯斯提出的進行實驗、開放心胸、擴展個人智識的主張得以生生不 息。
好評推薦
「亞伯斯作品最好的引介,就是他自己的《色彩互動學》,也是我極力推薦的。」──紐約雜誌
「世上最美麗的書之一⋯⋯《色彩互動學》不只寫給藝術家⋯⋯而是給任何想了解我們為何以及如何用現在的方式觀看世界的人⋯⋯一本有遠見的著作。」──新聞週刊 馬爾康・瓊斯 Malcolm Jones
「為了這個充斥色彩的年代所亟需的歷史見解,包浩斯出身的藝術家兼教師約瑟夫・亞伯斯所著的《色彩互動學》五十週年紀念版,特別值得細細研究。」──藝評家 賽巴斯欽・司密 Sebastian Smee
- 序/尼可拉斯‧ 法克斯‧ 韋
- 前言
- 1 回想色彩──視覺記憶
- 2 閱讀色彩與結構
- 3 為什麼用色紙──而不是乾、濕性顏料
- 4 一種顏色多種面貌──色彩的相對性
- 5 較淺和(或)較深──光強度,明度
- 6 一種顏色看似兩種顏色──看起來像相反的底色
- 7 兩種顏色看起來一樣──減色
- 8 色彩如何偽裝?──視覺殘像,同時對比
- 9 紙上的混色──透明的錯覺
- 10 真實的混合──加法與減法混色
- 11 透明感與空間錯覺色彩的邊界與造型術
- 12 視覺混色──殘像校正
- 13 貝哲德視覺假象
- 14 色彩間距與轉換
- 15 再看中間混合色──交錯顏色
- 16 色彩並置──調和──量體
- 17 迷濛色與空間色──兩種自然效果
- 18 自由研習──想像力的挑戰
- 19 大師──色彩編排
- 20 韋伯- 費希納定律──混合色的測量
- 21 從色溫到色彩中的溼度
- 22 振動的邊界──強化的輪廓
- 23 相同的光強度──消失的邊界
- 24 色彩理論──色彩系統
- 25 關於色彩教學──色彩專有名詞
- 26 代替參考書目──我的首要的合作夥伴
- 圖例與評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