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紀錄片當代讀本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3278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紀錄片從未像當代這樣如此受到關注。它既給予想像也傳遞真實,同時,它也大力挑戰影像中有關倫理、意識形態、作者論及形式等議題。紀錄片似乎已步向死亡,但它同時也是一種未來的希望。

  由英國權威學者布萊恩.溫斯頓主編,《紀錄片當代讀本》是了解紀錄片當代思潮的重要指南。本書網羅世界各地學者專家所撰寫的精彩文章,從歷史演變、未來預言,到各地紀錄片製作概覽,及其在跨領域學科影響與藝術方面的貢獻,紀錄片何以在這數十年來成為影視研究的重心,本書的作者們提供了深具說服力的證明。
  • 致謝 Acknowledgments
  • 作者群簡介 Notes on Contributors
  • 前言 Foreword 紀錄片為何重要?─尼克.弗瑞瑟
  • 導論 Introduction 紀錄片─布萊恩.溫斯頓
  • 第一單元 紀錄片的價值 PART ONE: Documentary Values
    • 1.1 對於證據的質疑、修辭的力量與紀錄電影─比爾.尼可斯
    • 1.2 「我信任影像來源的話我就會相信它」:紀錄片影像與視覺證據─卡爾.普蘭丁格
    • 1.3 展演型導演與表演的主體─史黛拉.布魯奇
    • 1.4 論真實、客觀性及政治立場:以麥可.摩爾為例─道格拉斯.凱爾納
    • 1.5 電腦合成影像與攝影作為證據的終結─泰勒.道寧
    • 1.6 取材於生活:動畫紀錄片─安迪.格林
    • 1.7 劇情紀錄片?紀錄劇?:電視形式的限制與標準協議─德瑞克.帕格特
    • 1.8 曖昧的觀眾─安內特.希爾
    • 1.9 將日常敘事化─布萊恩.溫斯頓
    • 1.10 紀錄片倫理之舞─普拉塔普.魯格哈尼
    • 1.11 死亡、變形與未來─約翰.寇納
  • 第二單元 紀錄片的典範 PART TWO: Documentary Paradigms
    • 2.1 歷史書寫的問題:《北方的南努克》之前的紀錄片傳統─查爾斯.穆瑟
    • 2.2 約翰.格里遜與紀錄電影運動─伊恩.艾特肯
    • 2.3 改變的挑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托馬斯.瓦夫、伊茲拉.溫頓
    • 2.4 格里遜的傳承:澳洲與紐西蘭─迪恩.威廉斯
    • 2.5 新政時期紀錄片與北大西洋福利國家─佐伊.德魯伊克、強納森.卡哈納
    • 2.6 觀察主義的勝利:美國的直接電影─戴夫.索恩德斯
    • 2.7 蘇聯和俄羅斯紀錄片:從維托夫到蘇古諾夫─伊安.克利斯提
    • 2.8 激進派的紀錄片製作傳統:1920–1950年代─伯特.霍根坎普
    • 2.9 三十人團:詩意的傳統─艾蓮娜.馮.卡塞爾.西恩巴尼
    • 2.10 真實電影:重訪維托夫─珍內薇芙.范.高文貝吉
    • 2.11 超越嚴肅:紀錄式的消遣方式─克雷格.海特
  • 第三單元 紀錄片的視野 PART THREE: Documentary Horizons
    • 3.1 東進─馬耐庵
    • 3.2 為非洲繪製紀錄片的地圖─N.法蘭克.尤卡戴克
    • 3.3 來自南方的影像:當代阿根廷與巴西的紀錄片─安娜.阿馬多、瑪莉亞.朵拉.穆勞
    • 3.4 「路障」電影、「兒童反抗」電影,以及「血親」電影: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後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紀錄片─拉亞.莫拉格
    • 3.5 神聖的、平凡的,以及荒謬的日常生活關係:東歐的詩意真實傳統─蘇珊娜.海爾克
  • 第四單元 紀錄片的發聲 PART FOUR: Documentary Voices
    • 4.1 第一人稱的政治性─艾莉莎.勒波
    • 4.2 女性主義紀錄片:發現、看見和使用─茱莉亞.萊薩吉
    • 4.3 黑人紀錄片的先驅─波兒.鮑舍
    • 4.4 紀錄片中的身分─克里斯多福.普倫
    • 4.5 紀錄肥皂劇:把普通人的發聲當成大眾娛樂─理查.齊爾波恩
    • 4.6 電視實境秀:時代的標誌?─安妮塔.畢瑞西、海瑟.紐恩
  • 第五單元 紀錄片的學門 PART FIVE: Documentary Disciplines
    • 5.1 人類學:民族誌電影的演變─保羅.韓利
    • 5.2 科學、社會和紀錄片─提姆.波恩
    • 5.3 為電視製作的歷史紀錄片─安.葛瑞
    • 5.4 音樂、紀錄片、音樂紀錄片─麥克.查南
    • 5.5 藝術、紀錄片作為藝術─麥克.瑞諾夫
  • 第六單元 紀錄片的未來 PART SIX: Documentary Futures
    • 6.1 紀錄片作為一種開放空間─海倫.德.密歇爾、派翠西亞.R.齊默曼
    • 6.2 「自我描繪大業」:紀錄片的線上新形式─喬恩.杜威、曼蒂.羅斯
    • 6.3 紀錄媒體的新平台:「一份宣言的變體」─彼得.溫托尼克
  • 後記 Afterword 「我們現在得拍什麼?」─布萊恩.溫斯頓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