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正义感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0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259775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的內容延續了劉哲作品以往的寫作風格,貼近實際,引人深思。這些文章在司法工作者中有深遠的影響力,其傳達的理念不僅得到了一線司法工作者的認同,而且還在整個司法系統中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尤其是“你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同名文章,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文推廣到全國的檢察系統研讀學習。劉哲的系列文章所傳達的理念,體現了新一代法律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意識。本書集精華文章之大成,將前述作品的核心理念精心摘編,是一線司法實務人員案頭的點睛之作。作者力圖傳達這樣一種信念,即司法的觀念,是那些深植于司法官內心的東西,就是那些本性難移中的“本性”,習慣性思維中的“習慣”,是從骨子裡影響司法行為的東西,是司法者的價值觀。 劉哲,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首批入額檢察官,曾辦理山西潰壩案,設計並組織研發刑事公訴出庭能力培養平台。著有《檢察再出發》《你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法治無禁區》《司法觀》《法律職業的選擇》《司法的長期主義》《司法的趨勢》《認罪認罰50講》等。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 观感
    • 正义的观感
    • 人性司法观是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
    • 应废除前科制度的“株连”效应
    • 为什么要羁押?
    • 为什么有人会让家人酒后挪车?
    • 危险驾驶与伪证
    • “顶包”问题及其治理
    • 危险驾驶不敢轻缓化处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 危险驾驶增加的宏观原因和趋势
    • 司法的理想主义
    • 我们的正义感到底是什么?
  • 第二章 思维
    • 当我们谴责醉驾的时候,我们在谴责什么?
    • 重刑主义的思维模式
    • 司法解释的“法典化”是不是好事?
    • 精神茧房与媒介选择
    • 为什么说证据问题是难以讨论的?
    • 执法方便与区别对待
    • 办理与审理
    • 司法错误与司法责任
    • 辩护人与辩护律师的区别
    • 想当然已不能解决实践问题
  • 第三章 程序
    • 正当防卫前移至侦查环节的程序建构
    • 司法管辖权为什么要以审判为中心?
    • 二审检察机关是否可以提讯?
    • 不采纳量刑建议,就不是认罪认罚了?
    • 部分罪名没有犯罪事实,部分证据不足,应作存疑不起诉还是法定不起诉?
    • 规则本地化与“判例法”
    • 认罪认罚的结构与前途
    • 二审抗诉案件是否应该开庭审理?
  • 第四章 机制
    • 司法官要学会拒绝
    • 阅卷实质化与出庭实质化
    • 为什么不起诉书和抗诉书不署名?
    • 知识产权保护的检察作为
    • 为什么说阅卷并不能与办案划等号?
    • 入额考试资格化与员额递补机制
    • 检察官与助理的搭配问题
    • 意志品质与职业成长
    • 案例与库
    • 法科生可以成为法律帮助的新生力量
    • 办案是看不会的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