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新中国新时代:影视的历程与图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

出版日期
2020/09/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78474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分主题论坛、电影研究、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影视教育四部分,收录《“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回应》《从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到新时代电影——论新中国70年电影的历史发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等文章。
  • 编委会
  • 主题论坛
    • “生生美学”: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回应
    • 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发展纵览
      • 一、起步探索阶段(1949—1977年)
      • 二、延伸发展阶段(1978—2000年)
      • 三、全面推进阶段(2001年至今)
    • 艺术学科暨戏剧影视学综合性发展与新文科建设思辨
      • 一、背景:新文科思考前提
      • 二、“四要”:新文科建设认知
      • 三、方略:新文科建设探寻
      • 四、案例:新文科建设与戏剧影视学
      • 结语
    • 从喜剧现实主义到荒谬现实主义的流变
      • 一、讲好故事与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 二、叙事方式与文化自信
      • 结语
    • 数字人文研究:超学科方法论的一种认知与阐释
      •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转型
      • 二、数字人文研究引发的方法论创新
      • 三、超学科方法论的内涵与运用
    • 儒家文化滋养生成的“鲁剧”之花
      • 一、英雄主义母题的全方位诠释与呈现
      • 二、沉厚深刻而又创新求变的现实主义影像风格
  • 电影研究
    • 从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到新时代电影
      • 一、新中国电影时期:构建全新的意识形态影像体系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从人道主义到社会主义主旋律
      • 三、民族复兴新时代:电影强国的新高度
    • 求变·裂变·新变: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西部电影变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求变:改革开放内在精神与中国西部电影的主题表达
      • 三、裂变:改革开放市场环境与中国西部电影的类型化探索
      • 四、新变:改革开放新进程与中国西部电影题材发展的新趋向
    • 表现美好生活与走向超越
      • 一、两个传统与新中国电影创作
      • 二、开放的电影创作与高度的视觉感性
      • 三、商业性转向和文化空间:电影创作的多重意义
      • 四、众声喧哗之后:巨变下的超越
    • 微电影三题
      • 一、微电影不是“短片”
      • 二、微电影讲究“微感动”
      • 三、微电影承载公益职能
    • 反思电影的再认识
      • 一、政治反思电影
      • 二、思想反思电影
      • 三、文化反思电影
    • 破冰与迭代: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与营销的困境和对策分析
      • 一、当下中国纪录电影创作和营销的困境
      • 二、当下中国纪录电影创作和营销的对策
    • 论贾樟柯电影对新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启示
    • 文本意义空间开放性生成的“第三”路径
      • 一、话语分析:通往文本开放性建构的幽眇之径
      • 二、家的“风景化”与“话语化”
      • 三、时空杂交:作为李安文本开放性构建的独特叙事技术
      • 四、话语并置:文本开放性生成的解话语路径
    • 亮剑与突击:新主流大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 一、新主流大片与国家形象建构
      • 二、历史与现实:新主流大片塑造的国家形象
      • 三、从内容到形式:新主流大片如何建构国家形象
      • 四、问题与隐忧:对新主流大片建构国家形象的反思
    • 中国青春爱情片类型叙事研究
      • 一、中国台湾地区青春爱情片类型叙事
      • 二、中国大陆地区青春爱情片类型叙事
    • 电影暑期档的民族化特征分析
      • 一、暑期档的诞生及其内涵
      • 二、市场份额的本土化
      • 三、故事内容的民族化
      • 四、观众接受的理性化
    • 个体吟唱的现实主义
      • 一、“哀而不伤”:简化情感还是节制表达
      • 二、现实主义:个体的现实还是社会的现实
      • 三、诗意叙事:情绪动力的产生
    • 化用经典猴王归来:《大圣归来》对“西游IP”的移植性改写
      • 一、救赎的本土化:儒学思想的新添加
      • 二、英雄的中国化:侠骨柔情的再书写
      • 三、角色的全龄化:传统风格的新形式
    • 移动互联视域下电影制作的去中心化趋势
      • 一、电影制作主体的交错位移
      • 二、电影策划创意与剧本开发的多主体参与
      • 三、电影文本跨媒介流转的多元化
  • 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
    •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
      • 一、广播电视本位认知:“工具”论、“喉舌”观、“阵地”意识
      • 二、内部组织与运作理念:从粗放型覆盖到认同式
      • 三、技术支撑理念:从拓展规模到保障品质
      • 四、外部效果理念:从政治依附到公共服务
      • 结语
    • 论中国网络剧的主要审美特征及精品化趋势
      • 一、双轨并行的审美创作理念
      • 二、注重审美文本的质量打造
      • 三、主流审美取向的接受趋势
      • 结语
    • 电视剧评论的全媒化及其特征与问题
      • 一、全媒体时代电视剧观看方式的变化
      • 二、电视剧评论全媒化的动向和特征
      • 三、电视剧评论全媒化的问题与反思
    • 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一、21世纪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潮流与景观
      • 二、推动文化类综艺节目高品质发展的观念与路径
    • 以工匠精神讲工匠故事
      • 一、《大国工匠》故事化的主题与主体
      • 二、《大国工匠》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 三、《大国工匠》故事化的视听语言
      • 四、《大国工匠》故事化的创新思考
      • 结语
    • 试论2.0时代献礼剧叙事的新策略
      • 一、多元互动:献礼剧的双轨表达
      • 二、聚焦现实:“小正大”的创作原则
      • 三、共享机制:献礼剧的“共导”发展
    • 基于大数据的“电视+社交”精准化运营策略
      • 一、大数据带来的电视运营变革
      •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节目形态创新
      • 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广告精准投放
    • 跨文化传播中纪录影像的文化“深描”
      • 一、融入自然的诗意解释
      • 二、选择性的生活观察
      • 三、参与表述与自我反射
    • 基于身体体验的文化遗产增强现实设计
      • 一、通过过去人的身体体会文化遗产在当时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 二、AR构成的媒介系统使观众可从过去人的身体体验认识知识
      • 三、媒介系统与身体共构文化遗产的当代理解和记忆
      • 四、AR建构的文化遗产记忆现场
      • 结语
    • 问题与进路:当前IP影视剧的运营要点与策略分析
      • 一、IP影视剧出现热潮的原因
      • 二、当前IP影视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三、IP影视剧运营的发展策略
      • 结论
    • 中国式的“诗意栖居”图景:《向往的生活》中的生活诗学
      • 一、生活诗学: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综艺创作实践
      • 二、归园田居:一种诗学的解释与诗化效果营造
      • 三、超越虚无:诗意栖居中的家庭观与人文理念
      • 四、诗化意象:生命镜像中的彼岸与想象抵达
    • 新媒体时代读书节目的创新方式探析
      • 一、精选内容——一本好书,一生之书
      • 二、创新形式——舞台剧的巅峰演绎
      • 三、导读环节的有益补充
      • 四、媒介融合的有效传播
      • 结语
    •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产话语的审美文化症候
      • 一、单向度“赋魅”:魅化想象中的中产幻象
      • 二、“中产趣味”的话语扩张
      • 三、大女主:女性意识“在场的缺席”
      • 四、告别悲剧:“温暖现实主义”的批判无力
      • 结语
  • 影视教育
    • 新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70年
      • 一、新中国70年电影声音艺术学科的发展历程闪回[4] 根据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主要时期。[5]
      • 二、当下我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
      • 三、对我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 新文科背景下影视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 一、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高水平影视教育的有力抓手
      • 二、产出导向、行业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水平影视教育的发展关键
      • 三、理实兼备、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是高水平影视教育的根本保障
      • 四、紧贴一线、协同育人是高水平影视教育的有效路径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的创新认识
    • 融媒时代职业院校传媒艺术教育的现状思考
      • 一、调研概况
      • 二、调研内容
      • 三、调研结果分析
      • 四、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
  • 后 记
  • 版权信息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