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目前的臺灣正在走向加速的變革中,相應的是一切變革之後的「文化」改變卻明顯的落後太多。「文化」與現實的的落差是作者近年鍥而不捨於「文化」問題的原因,本書則是提供讀者一個思考的空間。 作者簡介: 南方朔一九四六年生。臺大森林系、臺大森林研究所、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主任、主筆。現任《新新聞》總主筆及《中國時報》主筆。著有《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憤怒之愛》、《另一種英雄》、《反的政治社會學》、《民主不是夢》、《捉狂下的興嘆》。
- 序──三個TURE
-
本土批判篇
-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三分鐘英雄」
-
主體性即再創造
-
「文化會議」──自我顛覆的鬧劇
-
繆司和官僚的尷尬配對
-
騎樓──「慾望城國」的符號
-
區域文化失衡愈演愈烈
-
花.口腔.罪
-
殘忍的狂歡與冷酷
-
鄉愁.牯嶺街.再創造
-
臺灣空間的非人化
-
神與魔的相互映照
-
飄.梁祝.拋棄膽怯!
-
泯除雅俗畛域
-
柏林.臺北.荷蘭
-
知識分子.文化.邊緣化
-
科技.文化.音樂工業
-
歷史.碑.惡與罪
-
繪畫狂飆,市場狂歡之後……
-
藝術.國家.贊助人
-
文化秩序和評論家傳統
-
港片.開機率.影視工業
-
鄧雨賢.民歌.紅太陽
-
節慶.狂歡消費.民間文化
-
音樂會.性.封建
-
卡拉揚.小澤征爾.藝術祭
-
犀牛角.飲食.文化匱乏
-
文化.拜物.救贖
-
民主.政治文化.心的革命
-
印象派.畫廊.感通
-
巴拉圭.蘭嶼.多文化主義
-
歡樂.狄斯奈.殺時間
-
舌頭放毒.腦筋生銹.新人類
-
神學是認識西方之鑰
-
-
文化解讀篇
-
登山的文化解讀
-
民歌──詩意政治的實踐
-
政治語言的文化分析
-
解讀「文告文學」
-
自戀──三毛之死的文化解讀
-
臺灣的政治漫畫
-
奇怪的金馬獎評審政治學
-
-
性與文化批判
-
身體是一種罪惡
-
「幼齒崇拜症」與「洛麗泰情結」
-
世界文學中的臺灣「性」文學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