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人的日常時光:從一日三餐到制定時間,甲骨文權威帶你解讀漢字的多元樣貌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4/05/01
閱讀格式
:
EPUB
ISBN
:
9789570535662
經典好書《古事雜談》出版33週年紀念新版
收錄160餘字跟生活有關的漢字、近200張珍貴古物復原圖
挖掘古文字,從造字創意看3000年前的古人生活
現代或許很難想像,先秦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有哪些事業可發展?可以旅行嗎?有娛樂生活嗎?本書從文字學的角度,帶你回到先秦,看看古人到底在做什麼。
你知道現代人的生活是奠基於三千多年前的社會文化嗎?
一日三餐的起點是一日兩餐;
筷子一開始只用來夾菜喝湯,不能吃飯;
床原本只用來停屍,文身也跟死亡有關;
豬是重要的肉源,甚至用兩個字來區分;
在野外成群結隊的狗,竟主動來求飼養。
先民生活如何影響到文字?現在的生活習慣又是如何演變的?許進雄老師藉由古文字所描繪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從造字創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挖掘線索,帶領讀者返回先秦時代,以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生活實況,細緻探討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演進脈絡,運用獨到的詮釋與豐富的學術研究,呈現出鮮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場景。
★漢字在甲骨文的起源祕密★
「朕」字像兩手拿著工具在船體上工作,很可能是表現彌補船板間的接縫,後來才被應用為一切的縫隙和借用為第一人稱。
「教」字、「學」字是跟學習打繩結有關。
「刪」字是因先秦用竹簡書寫,需以書刀削去錯誤之處才能更正。
「黃」字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中間是主體的圓環,環下則為垂飾的衡牙及雙璜,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的。
「監」字跟鏡子有關,鏡子原名「鑒」,字源作「監」,字形就像一人彎腰向盆裡觀看影像。
收錄160餘字跟生活有關的漢字、近200張珍貴古物復原圖
挖掘古文字,從造字創意看3000年前的古人生活
現代或許很難想像,先秦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有哪些事業可發展?可以旅行嗎?有娛樂生活嗎?本書從文字學的角度,帶你回到先秦,看看古人到底在做什麼。
你知道現代人的生活是奠基於三千多年前的社會文化嗎?
一日三餐的起點是一日兩餐;
筷子一開始只用來夾菜喝湯,不能吃飯;
床原本只用來停屍,文身也跟死亡有關;
豬是重要的肉源,甚至用兩個字來區分;
在野外成群結隊的狗,竟主動來求飼養。
先民生活如何影響到文字?現在的生活習慣又是如何演變的?許進雄老師藉由古文字所描繪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從造字創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挖掘線索,帶領讀者返回先秦時代,以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生活實況,細緻探討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演進脈絡,運用獨到的詮釋與豐富的學術研究,呈現出鮮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場景。
★漢字在甲骨文的起源祕密★
「朕」字像兩手拿著工具在船體上工作,很可能是表現彌補船板間的接縫,後來才被應用為一切的縫隙和借用為第一人稱。
「教」字、「學」字是跟學習打繩結有關。
「刪」字是因先秦用竹簡書寫,需以書刀削去錯誤之處才能更正。
「黃」字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中間是主體的圓環,環下則為垂飾的衡牙及雙璜,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的。
「監」字跟鏡子有關,鏡子原名「鑒」,字源作「監」,字形就像一人彎腰向盆裡觀看影像。
- 封面
- 一九九一年初版推薦序 張序/張敬
- 二〇二四年四版推薦序 以趣味故事傳播中華文化/郭鶴鳴
- 自序 在考古中追尋生活與漢字的關聯
-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社會日常
-
已普遍使用毛筆書寫
-
堤防的城牆,城牆的堤防
-
出行已有車子使用
-
從水運到航海
-
住旅舍需通行證
-
買賣的標準度量衡
-
孔方兄不是唯一的交易貨幣
-
氣候變遷對生活的影響
-
學習有固定場所與規制
-
醫學發展的軌跡
-
不可錯過的視覺娛樂:魔術、馬戲
-
犯罪要接受刑罰:肉刑
-
-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用餐習慣
-
一日三餐始於何時?
-
有什麼食物可吃?
-
已知建竈用火
-
用什麼器具來煮食?
-
何時使用筷子吃飯?
-
祭祀宴會不可或缺的酒
-
爵,美形但不實用的酒器
-
-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穿衣規則
-
衣服呈現的階級
-
帶鈎,繫腰帶的飾品
-
帽子,權力的象徵
-
鞋子,地位的象徵
-
散髮改為束髮是男性主導的?
-
什麼人可以服戴玉珮?
-
彰顯身分的玉器
-
-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宅文化
-
大型複雜建築已普及
-
穴居到干欄式建築的變革
-
瓦,屋頂上的亮點
-
磚,從造棺槨到建屋
-
從家徒四壁到講究家具
-
床,原本是停屍用的
-
何時開始習慣伏枕睡覺?
-
夜間活動增加,研發照明燈
-
-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婚喪習俗
-
鹿皮,在婚嫁中的象徵
-
有流血,才代表真正死亡
-
文身,最初與死亡儀式有關
-
-
在先秦,你可能會看到的信仰,以及衍生的樂舞
-
甲骨,商王室的國師
-
巫師,是神職人員也是醫生
-
利用對鬼神的敬畏來控制人心
-
夢境是真還是假?
-
追尋長生不死的夢想
-
舞蹈,從祈雨轉為娛樂
-
銅鐘的演變
-
石磬,代表集合的音聲
-
管樂器,演奏中的主角
-
弦樂器,士人的身分代表
-
-
在先秦,你可飼養或切記別碰的動物們
-
野獸轉為家畜的變革史
-
牛,軍事與農業的大動力
-
商代已懂得使用牛耕
-
豬,最普遍的肉源
-
狗,人類忠誠的夥伴
-
馬,專屬貴族的寵物
-
老虎,凶猛但受崇敬的野獸
-
犀牛,在中國絕跡的犄角動物
-
龜,由被崇敬到被取笑的神獸
-
龍到底是什麼動物?
-
象,被工藝品耽誤的陸上最大動物
-
-
在先秦,你能利用的產物與工藝
-
採礦的艱困與危險
-
冶金技術促進生產力
-
便宜又實用的鐵
-
金、銀礦與嵌鑲技術
-
製造銅鏡,自照也能照妖
-
冷兵器時代
-
不透明的玻璃
-
蔴,衣服、食物、造紙都好用的作物
-
風迷海內外的絲織品
-
漆,貴族的奢侈品
-
-
在先秦,你要記住的重要指引
-
看時間,有技巧
-
天文異象,不是上天的懲罰
-
從大自然現象發現方向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