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家事國事天下事:杜月笙「恆社」風雲人物章榮初三代人一百年的回憶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8682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個家庭的故事,是中國二十世紀一個縮影。

英資企業欺壓、日本侵略者逼害、國民黨官僚敲詐,從農村到大上海,從學徒到大老闆,你所不知道的上海資本家故事。

此書講述二十世紀的中國,一個資本家族由零開始學習經商,白手興家的發跡史,由筆者章濟塘的祖父章榮初為起點,看三代人的百年故事。

1918年的冬日,章榮初離鄉到上海,開展他的學徒生涯。後來拜師「上海大亨」杜月笙,成為「恆社」常務理事。撐過上海淪陷,也捱過了日本侵華,一生縱橫商場,家族三代人,在中國商界留下足印。

一切由1918年冬日開始。黃浦江上,朝陽初升照高樓,章榮初(1901-1972),出生在浙江吳興鄉村,隨同鄉人乘內河小火輪到上海,東方第一大都市學生意。章榮初於1924年上海發跡,三十年代起,其企業成為上海十大紗廠之一。1933年拜師「上海大亨」杜月笙,成為「恆社」常務理事。一生縱橫商場,歷經三起三落,撐過上海淪陷,也捱過了日本侵華,在1947年赴台灣投資,恰逢「228」事件,鎩羽而歸,1948年出走香港,被「統戰」攜資返回上海,經三五反、反右、文革等歷次政治運動,1972年病逝。

章榮初長子章志鴻(1924-2008),出生浙江家鄉,畢業於上海著名教會學校聖約翰大學,1947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放棄博士學業歸國,文革遭受打擊,文革後任上海市機電局副局長,上海市政協委員,1984年派駐香港,任上海實業公司(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1990年退休移居美國。

章榮初長孫章濟塘,1963年中學畢業正值階級鬥爭高潮,被安排到新疆農場工作,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監督勞動九年,1981年移居香港。

這個家庭的故事,是中國二十世紀一個縮影。本書二十五篇文章,是作者2010-2020年間發表於內地報章雜誌,集成本書時作了文字整理。

本書特色

一份份當年因文革而無法面世的初稿,收錄昔日珍貴留影,還原這一百年中國私營企業家走過的路。

作者遍尋資料館,翻閱祖父的回憶錄,在茫茫書海中收集歷史碎片,那些上世紀大動盪時代的記憶,沉積在一張張舊照片中,記敍一個上海企業家三代的百年生活軌跡,側寫歷史的另一面,英資企業欺壓、日本侵略者逼害、國民黨官僚敲詐,從農村到大上海,從學徒到大老闆,你所不知道的上海資本家故事。
  • 緒言
  • 第一輯 以筆者祖父章榮初為主的家史
    • 從所謂「杜公館」說起——章榮初實業救國之路
    • 章榮初學徒生涯
    • 上世紀三十年代樣本背後的故事
    • 1936年上海商會選舉軼事
    • 「青天白日滿地紅」的第一次印製
    • 尋覓祖父的腳印
    • 毋忘「八一三」
    • 掙扎與盼望:一個上海企業家的抗戰自述
    • 「青樹同學會」與《雄風》雜誌——紀念穆漢祥、史霄雯烈士犧牲六十五週年
    • 建設家鄉 回饋故土
    • 對得起故鄉,對得起自己——章榮初為什麼投資家鄉
    • 海納百川尋夢路
    • 「大班」和「老闆」
  • 第二輯 筆者父母章志鴻、馬璧如的往事記敘
    • 一張八十年前的結婚證
    • 紀念一位老伯
    • 所謂「將軍私人遊輪」
    • 上海實業:對外開放的窗口
    • 遠去的記憶
  • 第三輯 筆者本人的回溯
    • 月是故鄉明
    • 一個富三代穿越半世紀的記憶
    • 冬日閣樓的陽光——記憶中的充仁畫室
    • 張充仁一幅未發表過的油畫
    • 走上空無一人的羅湖界橋
    • 詩與遠方
    • 山不轉水轉
  • 編後記
  • 主要資料來源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