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圖會說謊:AI世代一定要了解的地圖判讀與空間認知能力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560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岩壁地圖到麥卡倫投影法,從GPS到Google Maps,從心智圖到Uber,
地圖的歷史演化、數位革命、將開啟人類的無限未來!

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使用地圖,不論是用Google Maps找路、用語音導航開車、還是透過訂房網站以地圖尋找民宿、用熊貓外送叫餐點、或者用Zenly查看家人在何方。甚至在新冠肺炎期間,我們用地圖來看各國案例增長,用「口罩地圖」來尋找哪裡買得到口罩……。
地圖已深入了眾人的日常生活,它影響了我們對空間的認知,也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就在我們對地圖依賴越深的今日,越是需要知道關於地圖的種種迷思:
 地圖怎麼說謊?地圖如何展現特定政治目的?如何不被地圖欺騙?
 女人會想把地圖顛倒過來?空間認知真的男女不同?女性路痴比較多?
 地圖的數位化革命是什麼?數位地圖和紙本地圖的差異?
 GIS地理資訊系統是什麼?UGC使用者創作內容的地圖又是什麼?
 Google地圖反而限制了人們的眼界?AI時代最缺乏哪種地理資訊人員?

深入解析在數位革命後,地圖與其利用有了什麼改變,又有哪些不變。
以人類的空間認知為主軸,數位化進展的技術背景為輔,重新解讀地圖與人類關係的變化。


專業剖析
有關地圖之內容面面俱到,介紹平易近人,且內涵科學思辯精神。
1. 本書兼具了地圖的發展歷史、演進、地圖的製作理論介紹、技術、人類空間概念的形成,並介紹了近代電子地圖的技術與運用,如GIS(地理資運系統的運用),及從生活化的角度來認識、利用電子地圖。
2. 本書內容取材生活化,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例如寄信不寫地址而改用座標會如何、精靈寶可夢、地鐵地圖、GIS、GPS 定位導航、google map等,同時也兼具了地圖的理論與技術層面的介紹,並導入生活化的地圖運用。
3. 第1部從刻鑿在岩石上的線條開始,帶領讀者窺探地圖的各種演進。第2部闡述人類的空間認知能力有一部分屬於與生俱來,但是也會受到當代或當地的地圖繪製方式或流通方式的影響,所以社會與文化對於地圖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第3部則是檢討地圖與人類的關係受到數位科技的何種影響。
4. 本書嘗試以人類的空間認知為主軸,以數位技術之發展為背景,重新捕捉地圖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變化。換句話說,本書企圖帶領讀者明白地圖與地圖之應用因數位科技而出現哪些改變,又有哪些方面並未隨之而改變。
5. 「心智圖(mental map)與空間認知」、「數位科技與地圖利用之變化」、「參與型地理資訊系統GIS/地圖製作」在既有地圖學中屬於邊緣的題目,在筆者的連結之下成為地圖學的最佳跨領域切入點。
6.作者以科學辯證(實驗資料、文獻,並加入自己的觀點提供對照)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判斷生活中與地圖有關的成見,例如「女生往往是路痴或男生天生具有方向感的說法」是真的嗎?令眾人擔憂悲觀的AI對於人類職業的威脅,例如「AI科技終將取代地圖學者的工作嗎?」……等,其科學思辨的精神非常值得學習,有益於培養個人在資訊爆炸時代中不為輿論或危言所惑的自在自處能力。
  • 封面
  • 書名頁
  • 目次
  • 序章 現在在哪?現在在這。這是哪裡?
    • 1 行動電話改變的道路指南
    • 2 用緯度與經度傳送信函
    • 3 地圖的饒舌度
    • 4 語言與地圖
    • 5 本書的架構
  • 第1部 地圖的今昔
    • 第一章 拜訪地圖的起源
      • 1 古代人也畫地圖
      • 2 從地圖進化看到的東西
      • 3 地圖與文字的關係
      • 4 數位化改變了地圖
      • 5 「原寸大地圖」的悖論
    • 第二章 地圖的萬花筒
      • 1 地圖界的「寒武紀大爆發」
      • 2 紙地圖與數位地圖
      • 3 一般圖與主題圖
      • 4 地圖之力
      • 5 麥卡托投影法的復權
      • 6 改變觀看世界視角的地圖
    • 第三章 地圖的讀寫
      • 1 數位也不能改變的地圖閱覽基礎
      • 2 地圖的符號論
      • 3 用地圖說謊的方法
      • 4 無罪的謊言
      • 5 罪惡深重的謊言
      • 6 地圖的政治性
      • 7 如何不被地圖欺騙
  • 第2部 透過地圖了解的世界
    • 第四章 「女人不會看地圖」的真相
      • 1 女人會想把地圖顛倒過來?
      • 2 空間認知真的男女不同?
      • 3 空間認知男女差異的由來
      • 4 女性路痴比較多?
      • 5 會看地圖的話就不會迷路?
      • 6 為女性準備的地圖
      • 7 地圖表現的返祖現象
    • 第五章 腦中也有地圖
      • 1 「腦內GPS」的架構
      • 2 地理性知識與教育
      • 3 從手繪地圖看認知地圖的特徵
      • 4 自我中心式世界觀的由來
      • 5 歪斜的認知地圖
      • 6 路線圖到實測圖
      • 7 擴大的認知地圖
    • 第六章 空間思考與地圖
      • 1 地圖與空間的尺度
      • 2 地圖解讀力的個人差異
      • 3 從地圖上獲得的空間知識
      • 4 從空間認知到空間思考
      • 5 用地圖鍛練空間能力
  • 第3部 地理空間資訊與人類
    • 第七章 數位化改變的地圖製作
      • 1 地圖製作的第二黃金年代
      • 2 地圖數位化與GIS的出現
      • 3 地理空間資訊的構造
      • 4 GIS可以做的事
      • 5 大家一起做地圖
      • 6 Web 2.0時代的地圖
      • 7 讓隱藏的屏障看得見
      • 8 地圖的通用設計
    • 第八章 即使如此我還是世界中心
      • 1 數位化改變的地圖表現
      • 2 與用戶對話的地圖
      • 3 汽車導航進化論
      • 4 人們如何使用地圖?
      • 5 計程車司機為什麼能熟悉大街小巷?
    • 第九章 數位地圖的未來預想圖
      • 1 谷歌地圖的素養
      • 2 因為網際網路而限縮的視野
      • 3 空間認知的「谷歌效應」
      • 4 《閑走塔摩利》打開的享受地圖方法
      • 5 《閑走塔摩利》與空間思考
      • 6 人工智慧搶走的地圖製作
      • 7 人工智慧能看地圖嗎?
  • 終章 進化的地圖與人類的未來
  • 後記
  • 注釋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