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學院到政治,再從政治回到學界,陳芳明的人生和文學道路何其漫長,正如他習引佛洛斯特的詩,樹林有兩條不同的道路,他只是選擇了那條沒有人走過的。因為見證了一整個時代的轉折,陳芳明以生命譜寫的歌詩,艱難、晶瑩而又美麗無比,那是麻州的雪地,暗夜中隱隱透著微弱卻恆定的星光。小至句式,大至章法,非常有脈絡。感情的河流受到理智的兩岸所拘束,於是,詩的本質,加上針腳細密的謀篇佈局,成就了陳芳明散文真正的殊勝之處。
陳芳明的散文,不是唯一艱難的實踐,負載著時代和自我的沈重傷痕,在美麗如詩的表象之下,是無畏而雄辯的氣勢。他的斷裂轉折,徘徊憂思,和那些濕霉的記憶,都已然留棄在北國的雪地裡,遺忘在生命的彼岸外。
陳芳明的散文,不是唯一艱難的實踐,負載著時代和自我的沈重傷痕,在美麗如詩的表象之下,是無畏而雄辯的氣勢。他的斷裂轉折,徘徊憂思,和那些濕霉的記憶,都已然留棄在北國的雪地裡,遺忘在生命的彼岸外。
- 封面
- 編輯前言·推薦陳芳明/陳義芝
- 美麗而艱難──陳芳明的生命經驗與散文美學/張瑞芬
- 陳芳明散文觀
-
輯一 為抒情命名
-
無花的墓園
-
遠行的玫瑰
-
鮭魚還鄉──台灣,我的母土
-
激流亂雲
-
時間長巷
-
秋天的簽名式
-
風中音樂
-
熄燈
-
霜雪湧路
-
霧是我的女兒
-
相逢有樂町
-
讀詩取暖
-
蒼悒之星
-
花田小路
-
風入晚餐
-
悲懷吳潛誠
-
-
輯二 在政治與文學之間
-
涉渡──序林衡哲選集
-
尋找謝雪紅的蹤跡
-
這個時代.這個家國.這個人──與鄭紹良的二十年知交
-
撰寫碑文的心情
-
孤獨深邃的浪漫象徵──楊牧的詩與散文
-
都在雨裡沉埋──試論馮至《十四行集》
-
美麗的夭亡──淺論握可盈手的《漢園集》
-
已歸與未歸的望鄉人
-
張愛玲文學的明與暗──從〈傾城之戀〉到《赤地之戀》
-
-
輯三 知識的追逐
-
我的內在革命
-
二十年浮游
-
在世紀與世界的邊緣
-
夢的終點
-
我的雙城記
-
思考的斷裂點
-
問學十年
-
詩的未完成
-
深山夜讀
-
我的後殖民立場
-
- 陳芳明寫作年表
- 陳芳明散文重要評論索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