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那時是哪時?是不用煩惱一切的那時。
那裡是哪裡?是不擔心肚子餓嘴巴閒的家鄉。
那個人究竟是誰?是那個無拘無束在田野間奔跑的孩子。
時光被濃縮在名為鄉愁的容器裡,就在那時就在那裡。
▎咀嚼春天
――在我眼中,春天裡一切出芽的東西都可以吃。
嘴饞的孩子醒著就想吃東西,什麼都要,什麼都好吃。
柳芽川燙,淋上蒜、醬油、醋、鹽、花椒油便是一道佳餚。
家裡窮的也別擔心,醃鹹菜的汁加一勺,別有一番風味。
春天裡的所有嫩芽都可以如法炮製,槐花、蒲公英、馬齒莧……
尤其香椿葉是春天野味的至尊,裹上麵糊油炸,外酥裡嫩。
吃著吃著孩子就大了,這些野菜彷彿是沿途撒下的麵包屑,
專屬於野菜的苦味、甜味、酸味、滑溜感,
一口一口喚起孩子記憶,指引回家的方向。
▎八月梨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花一果寄情思。
那時,生活在大馬村的他見過梨樹,只吃過梨。
中秋時刻,他會分到一塊月餅、一顆梨、一把海棠果,
月餅吃不完不打緊,梨千萬不可分,分一分就分離。
那年,他離開家鄉,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送別的哥哥,
兩人相看無語,隨手拿了放在桌上的水果,竟是一顆梨。
火車開動的瞬間,像拉動著綁在兩人心上的繩。分梨,分離。
▎年夜飯
――說到底,孩子是用嘴感知世界的。
村子裡的年夜飯並不在半夜,差不多在三四點就開始了。
這年的年夜飯格外豐盛,有肉、有雞、有魚,
那魚是孩子們前天從河裡捕撈的河鮮,大大提升餐桌的格調。
白菜粉條、燉凍豆腐、涼拌海帶、老母雞湯、炸年糕、熱豆包,
家裡沒有炕桌,全都圍著燉魚擺著,大夥兒圍繞在一起。
孩子這此時感覺到一陣幸福,嘴不再停下來,總有東西可吃。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以文字描繪童年記憶中關於大馬村的人事物,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藉由其特殊的筆調,一幅幅悠閒快樂的農村景象躍然於讀者眼前。由作者營造的路徑,帶領讀者再次回味他的童年時光。
那裡是哪裡?是不擔心肚子餓嘴巴閒的家鄉。
那個人究竟是誰?是那個無拘無束在田野間奔跑的孩子。
時光被濃縮在名為鄉愁的容器裡,就在那時就在那裡。
▎咀嚼春天
――在我眼中,春天裡一切出芽的東西都可以吃。
嘴饞的孩子醒著就想吃東西,什麼都要,什麼都好吃。
柳芽川燙,淋上蒜、醬油、醋、鹽、花椒油便是一道佳餚。
家裡窮的也別擔心,醃鹹菜的汁加一勺,別有一番風味。
春天裡的所有嫩芽都可以如法炮製,槐花、蒲公英、馬齒莧……
尤其香椿葉是春天野味的至尊,裹上麵糊油炸,外酥裡嫩。
吃著吃著孩子就大了,這些野菜彷彿是沿途撒下的麵包屑,
專屬於野菜的苦味、甜味、酸味、滑溜感,
一口一口喚起孩子記憶,指引回家的方向。
▎八月梨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花一果寄情思。
那時,生活在大馬村的他見過梨樹,只吃過梨。
中秋時刻,他會分到一塊月餅、一顆梨、一把海棠果,
月餅吃不完不打緊,梨千萬不可分,分一分就分離。
那年,他離開家鄉,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送別的哥哥,
兩人相看無語,隨手拿了放在桌上的水果,竟是一顆梨。
火車開動的瞬間,像拉動著綁在兩人心上的繩。分梨,分離。
▎年夜飯
――說到底,孩子是用嘴感知世界的。
村子裡的年夜飯並不在半夜,差不多在三四點就開始了。
這年的年夜飯格外豐盛,有肉、有雞、有魚,
那魚是孩子們前天從河裡捕撈的河鮮,大大提升餐桌的格調。
白菜粉條、燉凍豆腐、涼拌海帶、老母雞湯、炸年糕、熱豆包,
家裡沒有炕桌,全都圍著燉魚擺著,大夥兒圍繞在一起。
孩子這此時感覺到一陣幸福,嘴不再停下來,總有東西可吃。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以文字描繪童年記憶中關於大馬村的人事物,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藉由其特殊的筆調,一幅幅悠閒快樂的農村景象躍然於讀者眼前。由作者營造的路徑,帶領讀者再次回味他的童年時光。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序五
-
第一輯 流年碎影
-
土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母愛
-
一
-
二
-
三
-
四
-
-
老家賊
-
打貓兒
-
小賣部
-
一
-
二
-
-
想良鄉
-
一
-
二
-
三
-
四
-
-
咀嚼春天
-
村上椿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姓什名誰
-
一
-
二
-
三
-
-
劁豬騸馬
-
一
-
二
-
三
-
-
守望麥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品味豐收
-
一
-
-
大馬村紀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第二輯 柔軟時光
-
聽鬼故事長大
-
一
-
二
-
-
姥姥家唱大戲
-
一
-
二
-
三
-
-
半瓶子醋瞎晃蕩
-
別拿白薯不當乾糧
-
一
-
二
-
三
-
四
-
一個小流氓看到他就問:「抽菸沒火是吧?」
-
-
你若安好,那還了得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我媽叫我回家吃飯去
-
一
-
-
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
杠杠的活不過囊囊的
-
「周」起一座房要花多大力氣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
-
第三輯 鄉村淺唱
-
盜花生、盜白薯
-
玉米糊粥、老鹹菜
-
歇後語、俏皮話
-
李志新的耳朵—配搭!
-
李志新也來了—當然要來!
-
腋下夾柿子—沒這麼(濫)懶的!
-
年糕掉豆—找拍!
-
-
東邊的碾子西邊的磨
-
一
-
二
-
三
-
-
炸醬麵、麻醬麵、大滷麵
-
-
第四輯 樹熟流芳
-
緣起
-
七月棗
-
一
-
二
-
三
-
四
-
-
八月梨
-
九月柿子紅了皮
-
-
第五輯 金色流年
-
肥年
-
引子
-
一
-
二
-
尾聲
-
-
年夜飯
-
守歲
-
引子
-
一
-
二
-
三
-
尾聲
-
-
-
第六輯 歲月詩章
-
致老師—同學三十年聚會有感
-
致同學—為同學三十年聚會而作
-
-
第七輯 鄉村物語
-
鄉村物語
-
土裡刨食
-
大場
-
三夏大忙 龍口奪糧
-
麥秸垛
-
像蛋(旦)
-
鬆懈
-
老泰
-
石匠
-
大馬村的來歷
-
大廟
-
重修天元寺碑記
-
結束語
-
-
鄉情—遊子聯絡站印象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