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匕首與投槍,魯迅以文為刃的抗爭:橫眉冷對千夫指,卻以深情待人間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701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在紛亂的清末民初,戰爭、迫害、罵名、流離的噩夢如影隨形,
他從不懼,一枝筆桿挺起他的傲骨,一串文字,成為鋒利的匕首投槍,
刺向惡俗、舊制、麻木、自欺欺人、喪權辱國!切開這些,找到自由。
那奮戰到生命終結,至死不屈的身影,是魯迅。

▎「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
──書為終身良伴造就文力,舊思想的破除者反是讀遍舊思想的人
魯迅從小博覽群書,反覆成誦,甚至中了科舉!從小的勤勉好學與他未來用一生精力寫文救世密不可分,家道中落刻苦求學讓他面對種種磨難依然不屈,在學識上,他成為泰斗,在革命中,他成為精神。跨海求學更讓他對中國乃至於中國人的淪喪深有所感,這位在醫學院的年輕人,暗暗下定決心,他要當醫生,讓筆桿成為手術刀,改造病入膏肓的家鄉。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獨行的猛獸越苦痛越堅定,不懼流言苦難,儘管恨我吧!
在日本,他第一個響應革命的剪辮,他明白與其「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鬥,戴上假辮與帽子掩人耳目。筆刀未輟,願意成為將亡鐵屋中的清醒者,承受將死者的怨懟與面對死亡的悲哀,但是不能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只要醒來的人夠多就能衝出鐵屋。要恨便恨,無所謂,不成功,便成仁。

▎「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
──《阿Q正傳》、《狂人日記》我不是要針對誰,我是說在場的各位都很愚昧!
阿Q在被侮辱和蹂躪的生活中,養成了十分怯懦的習性,卻又常常表現出荒唐怪誕的「精神勝利法」。這種富有喜劇性的矛盾和糾葛,在魯迅筆下俯拾即是。阿Q引來大量爭議,不乏對號入座者,達到了魯迅要的效果。「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阿Q是悲劇,人們以為重要的生命、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全部無用;阿Q是喜劇,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面對真正的存亡只是一個笑話。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看似殺伐冷酷決絕,實則憐愛情深不輟
以筆刀挑戰一切的戰鬥者,所有戰力都來自一腔深情與深情所催化的熱血。他深愛相互扶持共患難的許廣平,難產時他毫不猶豫選擇保妻子;人說魯迅不可打擾,孩子偏偏喜歡撩撥逆鱗,他也只是笑笑,聚會三句不離妻小。他深愛著他的國家與生長的土地,情越深越憤怒,越憤怒,越無奈,越無奈,越要挺直腰桿再戰。終其一生,未曾停止他的深愛與抗爭。

「希望是附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懷抱希望,無路便開路,前方渺茫不能撼動半分決心,他願走成別人的希望。


★本書特色:本書介紹魯迅戰鬥不止的人生,詳盡記錄他的生長過程與大時代的環境與悲哀,筆下「恨多於愛」是人們對魯迅的既定印象,本書用更全面的角度讓讀者看見魯迅「恨之下的愛」及「抗爭背後的無奈」,附有年譜、名言軼事,快速又完整透澈的了解這位近代文學巨擘。
    • 成就與貢獻
    • 地位與影響
  • 少年苦樂
    • 從小就喜歡讀書
    • 兒時受到嚴格教誨
    • 養成愛護書籍習慣
    • 喜愛自然和民間文化
    • 與小朋友建立友誼
    • 看戲得到批判意識
    • 刻上「早」字自勉
    • 與閏土的深厚情誼
    • 「名醫」開的藥方
  • 求學育人
    • 毅然離開沉悶的學堂
    • 接受進化論思想的啟蒙
    • 傳播自然科學知識
    • 因受到歧視棄醫從文
    • 鍥而不捨地堅持寫作
    • 思索中國革命歷史教訓
    • 啟發學生破除舊觀念
    • 領導反對頑固派的抗爭
    • 上課從來不照本宣科
    • 敢「踢鬼」的人
    • 對學生和藹可親的校長
    • 制定教育小說審核標準
  • 文化旗手
    • 成為新文化的偉大旗手
    • 對青年學生誠摯的關愛
    • 《阿Q正傳》在催稿下出爐
    • 與國粹派的激烈論爭
    • 第一堂「中國小說史」課
    • 陜西之行的美學發現
    • 全力支持青年創辦刊物
    • 兄弟之情的破裂
    • 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
    • 在廈門任教的日子
    • 在白色恐怖下奔走
    • 患難與共的知心伴侶
  • 戰鬥生活
    • 不自由毋寧死
    • 友好和善的外國朋友
    • 對貧窮者的熱心救助
    • 憐愛孩子的好父親
    • 機智而幽默的精彩演講
    • 面對刀光劍影毫不畏懼
    • 不懼威脅的錚錚傲骨
    • 義無反顧地保護革命者
    • 為抗爭拒絕到海外療養
    • 悉心呵護培養文藝新苗
    • 為青年作家仗義執言
    • 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 舉行隆重葬禮送英魂
  • 附錄
    • 經典故事
      • 吃辣椒驅寒讀書
      • 勤勉做好每件事
      • 幽默中展現智慧與風度
      • 面對盜賊毫不畏懼
      •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 以博大胸懷包容學生
      • 資助施茶體貼路人
      • 俯首甘為孺子牛
    • 年譜
    • 名言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