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真理的發現者,培根論知識與學習:科學界的哥倫布×法律界之喉舌,17世紀英國經驗哲學家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54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培根:「讀書不是為了更會辯論,也不是要盲目服從權威,更不是為了找話題;而是為了培養判斷能力,審慎地辨別事情的輕重對錯。」

一生跌宕起伏的經驗論哲學家、17世紀最偉大的英國人之一,
重視知識的力量×肯定實驗的重要性×引領新科學的發展
——影響深遠、具備務實精神的科學之光培根!

眾所皆知,在近代西方哲學史上,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是近代兩大重要的思想陣營。近代的經驗主義發端於英國,慢慢形成了經驗主義學術傳統。英國的經驗主義有幾位重要的哲學家,其中培根和霍布斯被認為是英國經驗主義的開創性人物。

培根等早期經驗主義者並不太熱衷於建立宏大的思想體系,著重於經驗的研究和科學實驗,這正好顯示出經驗主義哲學家務實的一面,而培根當然是開創了這個風氣的重要人物。

【從掌璽大臣到階下囚】
1561年,法蘭西斯.培根出生。貴族出身的他,從小就才華出眾,時常出入宮廷。早在孩提時代,他就被伊莉莎白女王稱為「我的小掌璽大臣」。
而後他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神學、形上學、邏輯等等,他的努力及野心,終使他加官進爵,於1617年出任掌璽大臣。隔年,他擔任詹姆士一世手下的大法官。
晚年,他被國會指控收賄,遭到罷免。後雖得到國王赦免,但生活困乏,於是閉門潛心著述。為了做實驗,培根染上風寒,最終與世長辭。
培根死後,亨利.沃登爵士為他題寫了墓志銘,讚美他為「科學之光」、「法律之舌」。

【培根論人生、人性之奧妙】
〈論愛情〉:「舞台上的愛情往往比生活中的愛怨悲歡更值得觀賞。因為在舞台上,愛情是喜劇的素材,有些還是悲劇的素材,而在生活中,愛情卻總是招惹是非,有時簡直就像一個妖婦,有時則像一位復仇女神。」
〈論友情〉:「凡是與朋友分享歡樂的人,都會感到樂上加樂;凡是向朋友傾訴憂愁的人,都會感到愁不再愁。」
〈論財富〉:「不要信任那些看上去蔑視財富的人,他們蔑視財富是因為他們無法得到財富。」
〈論死亡〉:「與其視死亡為恐怖,倒不如採取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冷靜地看待死亡——將之視為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以及對塵世罪孽的贖還。」

【培根如何看待人的黑暗面?】
〈論怒氣〉:「要徹底平息怒氣,那不過是斯多噶派的狂妄之言。還是神諭講得好:『有氣不妨發出來,只要不犯罪,也不可終日含怒。』」
〈論報復〉:「報復行為展現的是一種以武力解決的野蠻公道。」
〈論自私〉:「人應當理智地區分私利之心與公共的利益。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的時候,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特別是不可危害君主與國家的利益。」
〈論嫉妒〉:「一個人如果自身沒有優點,往往就會嫉妒別人的優點。」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培根的生平及其重要文章,深度解析培根的哲學思想,幫助讀者理解17世紀的英國經驗主義思潮,並且更進一步地熱愛思考、熱愛哲學。
  • 序言
  • 論真理
  • 論死亡
  • 論報復
  • 論逆境
  • 論掩飾
  • 論親情
  • 論婚姻與獨身
  • 論嫉妒
  • 論愛情
  • 論權位
  • 論勇敢
  • 論仁慈
  • 論貴族
  • 論反叛
  • 論無神
  • 論迷信
  • 論旅行
  • 論進言
  • 論時機
  • 論狡猾
  • 論自私
  • 論革新
  • 論小聰明
  • 論友情
  • 論消費
  • 論養生
  • 論猜疑
  • 論言談
  • 論財富
  • 論預言
  • 論野心
  • 論人的天性
  • 論習慣
  • 論幸運
  • 論老年與青年
  • 論美德
  • 論殘疾
  • 論談判
  • 論隨從與友人
  • 論學習
  • 論禮貌
  • 論稱讚
  • 論虛榮
  • 論榮譽
  • 論怒氣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