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亡走在西伯利亞,偉大的靈魂徐徐而來:十二月黨人流放邊地、白軍殘部向死求生,俄羅斯百年記憶猶見,民族苦難的記憶未曾走遠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15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彼得堡羅要塞聽聞過反抗者的哭,如今細聽戀人訴說對彼此的愛慕;
舞神在往天堂跳躍時,不敵世俗仰望的目光而跌落人間,再無舞步;
無法排遣的鄉愁如潮水,流亡的曲子失去了根,只留下一片荒蕪;
被祖國棄絕的音樂家,仍在遙遠的大陸另一端望不見故土;
雕像銘刻著十二月黨人的妻子,西伯利亞流放地是她們最終的歸宿;

──這是一個因為嚴寒,鮮花只好開放在心中的國度。

▎拉赫曼尼諾夫:鄉愁如潮水,靈魂只留下荒蕪
電影《似曾相似》中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配樂,
襯托著男女主角繾綣難捨的愛意,想必是電影如此催人淚下的關鍵。
許多人認為這首曲子就是拉赫曼尼諾夫專門在描寫愛情的作品吧?
其實不然,該曲寫於1934年,61歲的他已經闊別祖國長達17年了,
因為一篇詆毀當權者文章上的署名,他的祖國對他永遠關上了大門,
祖國棄他至今,阿巴特大街上他的故居無人知曉,也無從找起,
他的曲作非關情愛,那是屬於俄羅斯式的憂鬱,是他無盡的鄉愁。

「離開了祖國,也迷失了自我。在這個遠離了我的根、
我的民族傳統的流亡國度,我不再想表達我的內心。」

▎貝加爾湖:白軍敗走的殘部還在遠征的途中
難熬的1920年冬季,西伯利亞異於往年的極度低溫仍有部隊在行軍,
首領高爾察克已被紅軍沉屍在安加拉河,卡普佩爾也死於截肢手術,
扛上將軍的棺槨和與冰封大地相抗的決絕,在永無止境的荒原亡走,
前進的腳步一旦停下,恐怕得等到來年的春季才能吹化他們永眠的面孔,
西伯利亞沒能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追擊的紅軍也無法消受寒苦,
存活的白軍餘眾繼續走,在異邦以羅宋湯中的奶油開啟下一個世代,
而他們前進的信念還在貝加爾湖的藍冰中蕩漾,沒有隨著融冰消逝。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的這趟俄羅斯之旅圍繞俄羅斯歷史上多位音樂家、藝術家與社會運動人士展開,以16篇隨筆書寫這趟俄國之旅的所思所感,期間曾走訪十二月黨人廣場、冰封的貝加爾湖藍冰、因芭蕾和古典樂聞名的莫斯科大劇院、豎立起雕像的伊爾庫次克街道、專門為工人修建的喀山主教座堂,帶領讀者品味俄羅斯璀璨的藝術文化和歷史記憶。
  • 序言
  • 史特拉汶斯基,以毀滅為樂?
  • 雖有七年之癢,但鮑羅定的《夜曲》經久不衰
  • 天才是上帝最脆弱的孩子
  • 鐵幕堅不可摧?有人穿牆而過
  • 偉大的作曲家,卑劣的丈夫?
  • 鄉愁如潮水,退後一片荒蕪
  • 寫在五線譜上的俄羅斯聲音,從這裡散播出去
  • 一枚棋子?照樣走遍全世界
  • 一走近柴可夫斯基,就情怯
  • 愛你入骨,但不承諾永遠
  • 所謂大師,能從錯綜複雜的世俗中犀利地看到必然
  • 城市雕塑:伊爾庫次克的城市記憶
  • 高爾察克:倘有魅力,不在愛情
  • 西伯利亞冰原大遠征:硬幣的兩面
  • 十二月黨人:被貶到邊地也熠熠生輝
  • 教堂處處,慰藉處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