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8707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入圍2020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 藉由新增的後記,再度思索對於山林政策、國有地、原保地、傳統領域的平衡與傳承。
★ 主動探究族群文化,並以文字深刻記錄走過的路線、部落名、河流,以及山中的故事。
★ 關注原住民族議題,以民族學科田野調查、歷史敘事,記錄族群文化以及祖先的歷史。
★ 記錄布農族人——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人文歷史。

孫大川 政治大學臺文所專任副教授、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瓦歷斯˙諾幹 作家、乜寇.索克魯曼 作家 真誠推薦

看著祖先走過的路,他們用背簍、背架,在這個空間活出自己的生活。
用頭帶背著歷史,傳承,也背著夢想……,回到自己的家,說出自己的故事。
二○○○年,作者第一次被帶到山林祖居地時,祖居地對他來說還是一個模糊的名詞,既不認得山的名字,也不知道有哪些部落,更是第一次聽到巡山員、高山嚮導等名稱。斷斷續續進入山林二十幾年的協作生活中,慢慢發現有一群在山上的族人們,用腳走出自己的路,用頭帶背出自己的生命經驗,說出祖先的歷史與故事。而他的參與其中,讓他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現。開始了解到山對自身的意義,不單是一個空間,還有族群的歷史。
在山林工作的高山嚮導、背工、巡山員等族人,雖然職位名稱不同,相同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族人們的實際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人們對這份工作的想像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在二○一三年前往祖居地馬西桑的行程與一群旅人的對話中,產生了小小的疑問。與山林為伍的工作,真的如此浪漫嗎?讓他興起撰寫有關於族人在傳統領域的山林中,真實的工作環境。
這群唱著歌、穿著獵裝的族人,在山林中長期累積的經驗,是生態保育與研究幕後的大功臣,也是很多登山朋友們登山築夢、完夢的推手。
作者期許自己能像布農族作家田雅各一樣「以筆代替獵槍」,來為自己的族群發聲,將族群獨特文化記載下來。藉由寫出臺灣這一塊土地,不一樣的人、事、物,讓更多人看見高山協作、高山嚮導、巡山員等高山相關職業故事,了解到有一群人在山林中,努力的工作著、努力的生活著。
  • 書封
  • 推薦序 用文學背起山的記憶 孫大川
  • 作者序 高山協作的背架
  • 第一篇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
    • 從頭帶開始說起
    • 頂著頭帶的領路人
    • 背著網袋的勇士
    • 背著鋁架的高山背工
    • 穿著制服的原住民巡山員
    • 用頭帶背負夢想
  • 第二篇 百年碑情
    • 重回百年前的山林
    • 喀西帕南殉職者之碑
    • 大分事件──殉職者之碑
    • 戰死地之碑
    • 唱出歌聲,回到石板屋
    • 碑從中來
    • 會說話的碑文
  • 第三篇 淚之路
    • 淚之路
    • 尋找Banitul的家園
    • 撿拾祖先的石板痕跡
    • 畫出石板屋的藍圖
    • 背起一片片的石板
    • 修復石板屋
    • 淚之路上的報戰功
    • 重新點燃火苗
    • 在淚之路,用石板屋來說故事
  • 後記 再次走進太魯那斯駐在所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