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北上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5025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中國最具實力青年小說家徐則臣,繼《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後又一長篇力作。

繼魯迅、老舍文學獎後,徐則臣以《北上》
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茅盾文學獎」

石曉楓、伊格言、曹文軒誠摯推薦

米蘭‧昆德拉曾提及,於歐洲現代小說草創初期,其內容往往涉及一段「橫越世界的旅程」──類似唐吉訶德。無邊無際的冒險與奇遇在其中自由蔓生,然而他可以隨時出門,隨時回家。但當歐洲小說脫離搖籃期,在巴爾札克和福樓拜筆下,廣漠的荒原和清晰的地平線已然不見蹤影:「遙遠的地平線消失了,有如隱沒在現代建築物之後的風景,這些現代的建築物就是社會制度:警察、法院、金融與犯罪的世界、軍隊、國家。」
我以為此一概念正適合用以理解徐則臣的《北上》。這當然是一部大河小說──有趣的是,它同時也是一部「運河」小說。從《耶路撒冷》再到《北上》,徐則臣始終都在「到世界去」──為何非得要「到世界去」呢?我私下揣想,那或許是因為,在橫跨百年以上的「現代性在中國」此一巨大主題中,潑墨、寫意與留白或許已不再適用,不再適於描寫一個越來越複雜的世界,一個「警察、法院、金融、犯罪、軍隊、國家」的世界。徐則臣的小說當然是工筆畫。以毫不含糊的筆觸,他正在毫不含糊地向我們宣告,即使題材來自歷史,一本現代的長篇小說該有什麼樣子。——伊格言

徐則臣不是歷史學家,他只是一個文學家,但《北上》這部長篇也許在多少年以後會成為一部關於運河的歷史,甚至有可能有一些歷史學家也會注意到它。他用這部根本上說是他寫個人經驗的長篇小說,給了我們可以聞、可以看、可以用手觸摸的運河史以及這個運河史所折射出來的一段中國史。——曹文軒

一條河活起來,一段歷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

本書以考古報告中的一封信暗示的祕密,開展一個和《耶路撒冷》一樣以運河為舞臺的故事。一九○一年中國時局動盪,為了尋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失蹤的弟弟,義大利旅行家小波羅以文化考察的名義來到中國,知識分子謝平遙作為翻譯陪同走訪,並先後召集挑夫邵常來、船老大老夏師徒、義和拳民孫氏兄弟等社會底層人物相隨。從杭州、無錫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旅程中,他們被黑手黨似的漕幫刁難,去尋花問柳忙活中卻遭政治保守人士踹門並敲傷腦袋……這趟波折不斷的考察行程,也是對於知識分子身分的反思之旅,更是尋根之旅。當他們最終抵達大運河的最北端「通州」,清政府下令停止漕運,運河開始實質性衰落。
百年後的二○一四年,中國重新展開對於運河價值的文化討論。謝平遙的後人謝望和與當年先祖們的後代陰差陽錯相聚,每個人不同的命運全綁進同一段旅程,各自不疾不徐流淌的生命軌跡,匯聚成一幅宛如清明上河圖般的大運河百年生活畫卷。而這一年,京杭大運河申請世界遺產成功。
作品屢獲大獎的徐則臣,被視為中國「七○後作家的光榮」。《北上》是他潛心四年創作完成的長篇新作,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虛實交錯地鋪陳發生在大運河上幾個家族的百年祕史。河水湯湯,溯源北上,本書試圖跨越時空,用世界性的宏觀眼界,探究運河對中國政治、經濟、地理、風俗等變遷的影響,形成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故事與紀實多重的視野。大到義和團事件,小到茶館飯莊、花街柳巷、衙門官員,徐則臣用描摹細膩又語帶詼諧的生花妙筆,書寫小人物栩栩如生的生活百態,令人驚見煙火人生,掩卷後再三回味。一條運河,窺見廣闊的大千世界。
  • 封面
  • 目次
  • 二○一四年,摘自考古報告
  • 第一部
    • 一九○一年,北上(一)
    • 二○一二年,鸕鷀與羅盤
    • 二○一四年,大河譚
    • 二○一四年,小博物館之歌
  • 第二部
    • 一九○一年,北上(二)
    • 一九○○年—一九三四年,沉默者說
    • 二○一四年,在門外等你
  • 第三部
    • 二○一四年六月:一封信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