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這是一本增進親子討論自然話題的書,透過對日常所見的觀察,引發孩子對生態的關注與熱情。
★ 適合學校師生共讀的新課綱延伸教材,有許多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籍、影片,提供多元的知識參考素材。
★ 精采的文字和圖片,讓人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你知道台灣野外最危險的生物是毒蛇還是虎頭蜂?當人遇見熊的時候應該爬樹或裝死嗎?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能分解?來一客昆蟲餐如何救地球?上蒼比較偏愛女性?食物鏈、遺傳學、生態系,這些自然課堂上出現的關鍵字,節能減碳、全球暖化、PM2.5,這些電視新聞裡討論的議題,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聯?
〈蜜蜂不見了〉描述十幾年來蜜蜂奇異的失蹤與死亡的神奇事件,沒想到蜜蜂大量神祕消失竟然會對世界造成巨大的影響;〈因為山在那裡〉的比基尼登山客,為何穿著不禦寒的比基尼攀登高峰而導致罹難?〈你那邊空氣還好嗎?〉藉著驚悚的寓言故事,比喻丕變的家鄉,探問你那邊的天空還好嗎?你的肺臟還好嗎?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經由日常所見所聞,分享他和大自然的對話。他用書中的五大主題:「與綠蠵龜共游」談動植物的種種,「因為山在那裡」敘說生態環境與政策,「我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鋪陳人與自然的關係,「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描繪生命的演化,「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以電影和書籍啟發思考,和家長、孩子一起用心和眼感受台灣之美,了解地球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透過作者溯古論今、博引風物且適合親子共讀的文字,令人滿足窺探生物奧妙的好奇心,也驚覺原來人類的生命與福祉,是與土壤裡的細菌、遙遠的熱帶雨林、冰山中的北極熊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有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關係。當我們走在美麗的山海河間,能以地球公民的嶄新視野沉思,重新發掘台灣的風貌,找到一種正確看待生態環境和應對世界的方式。
★ 適合學校師生共讀的新課綱延伸教材,有許多可以延伸閱讀的書籍、影片,提供多元的知識參考素材。
★ 精采的文字和圖片,讓人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你知道台灣野外最危險的生物是毒蛇還是虎頭蜂?當人遇見熊的時候應該爬樹或裝死嗎?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能分解?來一客昆蟲餐如何救地球?上蒼比較偏愛女性?食物鏈、遺傳學、生態系,這些自然課堂上出現的關鍵字,節能減碳、全球暖化、PM2.5,這些電視新聞裡討論的議題,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聯?
〈蜜蜂不見了〉描述十幾年來蜜蜂奇異的失蹤與死亡的神奇事件,沒想到蜜蜂大量神祕消失竟然會對世界造成巨大的影響;〈因為山在那裡〉的比基尼登山客,為何穿著不禦寒的比基尼攀登高峰而導致罹難?〈你那邊空氣還好嗎?〉藉著驚悚的寓言故事,比喻丕變的家鄉,探問你那邊的天空還好嗎?你的肺臟還好嗎?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經由日常所見所聞,分享他和大自然的對話。他用書中的五大主題:「與綠蠵龜共游」談動植物的種種,「因為山在那裡」敘說生態環境與政策,「我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鋪陳人與自然的關係,「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描繪生命的演化,「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以電影和書籍啟發思考,和家長、孩子一起用心和眼感受台灣之美,了解地球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透過作者溯古論今、博引風物且適合親子共讀的文字,令人滿足窺探生物奧妙的好奇心,也驚覺原來人類的生命與福祉,是與土壤裡的細菌、遙遠的熱帶雨林、冰山中的北極熊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有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關係。當我們走在美麗的山海河間,能以地球公民的嶄新視野沉思,重新發掘台灣的風貌,找到一種正確看待生態環境和應對世界的方式。
- 封面
- 自序 噢!你也在這裡嗎?──「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
-
卷一 與綠蠵龜共游
-
傳說中的雲豹重現蹤影?
-
當人遇見熊
-
與綠蠵龜共游
-
欣賞一場夏日黃昏的溼地圓舞曲
-
遇見梅花鹿
-
看見一隻鳥
-
迎接信守承諾的國慶鳥灰面鷲
-
蜜蜂不見了?!
-
擱淺的抹香鯨
-
誰怕「凶惡的大野狼」?
-
飄揚在春夏間的自然盛宴
-
台灣野外最危險的生物
-
來一客漂亮的鮮花大餐
-
-
卷二 因為山在那裡
-
田園城市不是夢
-
從植生牆到立體農場
-
台北市裡兼具歷史意義的大自然景點
-
因為山在那裡!
-
從非洲豬瘟到剩食惜食
-
為什麼信魚不再守信
-
生物可分解塑膠真的能分解嗎?
-
吃素救地球
-
氣象預報失準,是天災還是人禍?
-
熱浪與寒害交替的世界
-
元宵燈會的隨想
-
-
卷三 我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
我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
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
關懷野溪,癥結不在野溪,而在人心
-
珊瑚礁的浩劫
-
從高美溼地油汙染談海岸保護
-
墾丁國家公園的美麗與哀愁
-
生物的大量繁殖與滅絕
-
生物大發生
-
當人人都成為攝影大師時
-
你那邊空氣還好嗎?
-
-
卷四 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
-
上蒼比較偏愛女性
-
來一客昆蟲套餐救地球
-
食物、農夫與我們的餐桌
-
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
-
認識我們的微生物好朋友
-
現代方舟
-
少與多,簡單與豐富
-
春天的隨想
-
關於沙漠的隨想
-
關於《瓦力》與〈別讓地球成為垃圾場〉
-
-
卷五 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
-
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
-
懼海畏海的島國子民
-
我們都欠瑞秋.卡森一份情
-
可能做到零廢棄嗎?
-
洋垃圾來襲下的省思
-
卡珊德拉的痛苦
-
零碳人的溫柔革命
-
尋找環境運動的曙光
-
現代社會裡的三位一體
-
神奇壯麗觀的動物大遷徙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