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為幸福而生:在法律秩序中追求平等權利的歷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347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一群小人物在美國法律秩序中追求幸福的故事
他們的快樂與憂愁、苟且與反抗、安逸與掙扎,
都寫在了他們追求幸福的路上
法律前人人平等、選舉投票、自由戀愛、讀書上學,
這些現代人看似平凡、日常的微小事物
對他們來說卻是二百來年戮力爭取的幸福權利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予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美國獨立宣言》

  在美國建國時,《獨立宣言》曾承諾人人皆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而這個觀念也被視為是現代文明價值的核心。若我們省察美國立國二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就會發覺這個承諾曲折迂迴的實現過程,尤其體現在每一次關鍵性、里程碑式的法院判例中。

  劉宗坤博士的《為幸福而生》側寫了芸芸眾生在美國法律體系中尋求幸福的故事,諸如想擺脫奴隸桎梏的混血女孩莫里森,想要有上學權利的中國裔林氏姊妹,想要有相愛權利的拉翁夫妻,以及想要有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羅伊女士。上述細瑣的故事片段映照出時代的變遷,有人認為這是進步邁前,也有人認為這是禮崩樂壞。但不管如何,這些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只是想追尋自身的幸福,他們的苟活和反抗、安逸與掙扎交織的一生,都跟美國民權運動史深深地扣合在了一起。從他們之後,投票權、自由婚戀、女性墮胎、兒童入學等權利普及到了每一個人身上,這才實現《獨立宣言》所承諾的話語,而非只是虛無飄渺的政治烏托邦。

  劉宗坤博士利用大量法院的判決書和檔案,選取美國最高法院的重要判例以及近年基層法院轟動一時的審判,抽絲剝繭其中案件的來龍去脈,法官為何如此決斷?律師為何想打這場官司?原告與被告的量子糾纏,以及參與其中那些上自知識菁英、下到尋常百姓的眾人,是如何評價每場改變歷史的重要判決。

  本書的每樁案件都是精采的故事,有些令人揪心,有些令人唏噓,更有些令人振奮。美國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曾言:「做你認為對的事,讓法律趕上來。」有法律保障的基本權利構築了現代文明的柱石,但這些立法更立基於普通人對幸福的追求,也是每位自由人對生活方式的堅持。

本書特色

  ★從法院判例出發,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艱深條文,每個案件背後都是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有法官、律師、原告與被告、陪審團,眾人一同演繹改變歷史的轉捩點。

  ★如同台灣的民主先行者奮鬥多年才爭取到政治權利、言論自由,美國在種族、性別等諸多方面也是歷經許多努力,才爭取到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幸福」。

  ★作者劉宗坤先生身兼法學、哲學博士,現為美國德州執業律師與研究學者。本書並同時由錢永祥先生、周保松先生、陳禹仲先生推薦作序。
  • 封面
  • 作者簡介
  • 目次
  • 推薦序 追求幸福:個人的與公共的 / 錢永祥
  • 推薦序 追求幸福與法律正義 / 周保松
  • 推薦序 行動者的磨難與追尋 / 陳禹仲
  • 自序
  • 第一章 紐奧良往事
    • 一、一八五七年
    • 二、「必要的惡」與「積極的善」
    • 三、溫情家長制
    • 四、「隔離但平等」
    • 五、過去還沒成為過去
  • 第二章 最南的南方
    • 一、林氏姊妹
    • 二、孤注一擲的過氣州長
    • 三、不同尋常的法官
    • 四、法院與憲法的距離
    • 五、晦暗年代
  • 第三章 難題與信條
    • 一、岡納.繆達爾
    • 二、南北鴻溝
    • 三、蛙視角
    • 四、審慎的樂觀主義
    • 五、政治標籤
    • 六、潛規則
  • 第四章 教育平權
    • 一、瑟古德.馬歇爾
    • 二、「我們國家的信條」
    • 三、巨變的前夜
    • 四、轉捩點
    • 五、一致判決
    • 六、漢娜.鄂蘭
  • 第五章 愛的權利
    • 一、維吉尼亞
    • 二、判罪與放逐
    • 三、申訴
    • 四、「這太不公平了」
    • 五、追求幸福的自由
    • 六、真相與和解
  • 第六章 公道矯正法律
    • 一、日出前開庭
    • 二、無辜的孩子
    • 三、平等保護
    • 四、「文盲是終生殘疾」
    • 五、製造「低端階層」
    • 六、「柏拉圖式的保護者」
    • 七、兩種正義
  • 第七章 歷史與神話
    • 一、短語的奴隸
    • 二、薩繆爾.杭亭頓
    • 三、由多歸一
    • 四、本土主義
    • 五、盎格魯─撒克遜神話
    • 六、保守主義與文化偏執
  • 第八章 未竟的救贖
    • 一、史壯.瑟蒙
    • 二、南方生活方式
    • 三、「我永遠搞不懂他」
    • 四、寬恕與和解
  • 第九章 勇氣是最好的保護
    • 一、另一半公民
    • 二、珍.羅伊
    • 三、「你永遠不會贏」
    • 四、最年輕的律師
    • 五、離散的一家人
    • 六、懺悔與迷茫
  • 第十章 審判
    • 一、喬治.佛洛伊德
    • 二、九分二十九秒
    • 三、生命的顏色
    • 四、以法律的名義
    • 五、法庭外的審判
  • 第十一章 法律槍戰
    • 一、第二修正案
    • 二、扭曲的鏡子
    • 三、二○二一歲末
    • 四、不幸的孩子
    • 五、當自由被濫用
    • 六、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搖籃
  • 第十二章 紛爭與共識
    • 一、平權訴訟五十年
    • 二、理想的原告和被告
    • 三、時代結點
    • 四、更大的不公平
    • 五、現實與願景
  • 結語
    • 一、常識理性
    • 二、反啟蒙
    • 三、啟蒙與革命
    • 四、保守與激進
    • 五、法律與公道
  • 附錄 美國聯邦法院的司法審核權
    • 一、司法審核權
    • 二、「午夜法官」
    • 三、「違反憲法的法律不是法」
    • 四、法官、總統、黨派
  • 版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