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撥雲尋古道:道教經籙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422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道教在中國有許多山頭與宗派,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經籙文化,並透過經籙來保存各個宗派祖師流傳下來的修行法門。
◎民國成立後廢除封建,明清以來在民間本就廣為流傳的各派經籙正式顯露於檯面,各式各樣的籙文也逐漸在民間廣傳。
◎歷經戰火,經籙又以壁中書之姿暫時潛藏,今日學術界必須真正瞭解道教這種澄載千年的經籙文化,道教團體更應加以發揚。

本書為作者對中國道教衍傳千年的經籙研究做一個初步研究,
並將曾在各學術期刊與研討會發表、刊登之經籙論文,彙整出版。

本書以「撥雲尋古道」為題,是盼著千年道較能夠找回屬於自己的根,
也就是廣納道祖、歷代天師與祖師先生們智慧之結晶──「籙」。

道家思想之幽遠玄微,可以讓我們的身心靈提昇。而道教儀式更解決了生活上許許多多的大小事。道家也好,道教也好,以史觀出發,是有多麼豐富的文學、史學、醫學等諸多方面的學術價值,而非僅有迷信的色彩

★中華法籙道派宗師蘇清六、博士法師曾銘賢等道教名家撰文推薦。
  • 第一章 三山混弌: 黃澄真人與《萬法宗壇》的起源
    • 壹、前言
    • 貳、上清茅山宗經籙起源
    • 參、北宋時期茅山宗的興起
    • 肆、從「三山混弌」到《萬法宗壇》
    • 伍、結語
  • 第二章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的研究回顧與傳授演變: 以「二十四階」與正一經籙為核心
    • 壹、前言
    • 貳、漢末至魏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的形成
    • 參、從《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到「萬法宗壇」經籙傳授
    • 肆、餘論: 「二十四階」的當代傳授與演變
  • 第三章 《太上三五都功經籙》研究初探: 以《請法詞》、《祭酒真經》與《版卷職籙》為核心
    • 壹、前言
    • 貳、《太上三五都功經籙》之背後的道教神職系統
    • 參、《請法詞》之內文重點解讀
    • 肆、《太上三五都功經籙》之主籙重點與修持
    • 伍、結論
  • 第四章 找尋六壬仙師原型——以傳教師記憶、法本、經籙與神牌為核心
    • 壹、前言
    • 貳、傳教師對六壬仙師的認識
    • 參、六壬法本與經籙對六壬仙師的敘述
    • 肆、六壬祖師神牌中的六壬仙師
    • 伍、結語
  • 第五章 道教經籙祕法之古今建構與傳承初探——以《玄女籙》為例
    • 壹、前言
    • 貳、《玄女籙》的神話由來
    • 參、《玄女籙》與道教玄女經典的關係
    • 肆、今日《玄女籙》的傳承狀況
    • 伍、餘論
  • 第六章 修水道教清微道宗天師科派的經籙《天醫寶籙》傳承與發展
    • 壹、前言
    • 貳、《天醫寶籙》之背後宗教元素
    • 參、《天醫寶籙》的內容結構分析
    • 肆、餘論: 目前《天醫寶籙》的發展狀況
  • 第七章 《天靈伏魔籙》研究
    • 壹、前言
    • 貳、北帝、北帝派與《伏魔籙》
    • 參、《天靈伏魔籙》的內部結構與經考
    • 肆、結語: 《伏魔經(籙) 》至《天靈伏魔籙》演變
  • 第八章 《真武籙》建構與在臺傳承
    • 壹、前言
    • 貳、《真武籙》建構與傳承概述
    • 參、《真武籙》的經卷內容解讀
    • 肆、中華法籙道派與《真武籙》在臺灣的傳承與發展
    • 伍、餘論
  • 第九章 從道教趙公明法籙見證中、印宗教交流
    • 壹、前言
    • 貳、趙公明與相關經籙之由來
    • 參、主籙與咒語解讀
    • 肆、中印交流促成之因
    • 陸、結論
  • 第十章 道教經籙之建構與傳承研究初探: 以中華法籙道派藏之《文昌籙》為核心
    • 壹、前言
    • 貳、從中國到臺灣: 修水縣普濟道院戴家的經籙傳承與《文昌籙》
    • 參、《文昌籙》與經卷說明
    • 肆、《文昌籙》背後反映的時代要素
    • 伍、結語
  • 第十一章 陞神: 古老道教經籙儀式與今日展現
    • 壹、前言: 《陞神籙》研究與考察回顧
    • 貳、《陞神籙》的核心「經籙」與法器探討
    • 參、臺灣首次「陞神」科儀: 驪山老母總廟.花蓮慈雲宮「玉皇五殿下」
    • 肆、結論
  • 附錄:道教「命終法被」略考
    • 壹、前言
    • 貳、馬王堆帛畫: 「法被」與太乙救苦天尊
    • 參、「法被」介紹與其死亡宇宙觀
    • 肆、路引憑證: 為何選擇龍虎山福地?
    • 伍、結論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