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我想嘗試這樣的教學
-
第一天.這些都應該讀!
-
什麼是「第五又四分之三堂課」的教學?
-
教學大綱中沒有提出的課程
-
文學與哲學的角色是什麼?
-
蘇格拉底為什麼不自己寫書?
-
「試著合乎邏輯地思考」——《納尼亞傳奇》裡的教授
-
小說並不存在著「誤讀」
-
想像力形成的由來
-
試著對「絕對不可能的事」抱持懷疑
-
是哪位老師引導我成為作家?
-
如果自己不曾探索,就不會遇到老師
-
「自殺也無所謂嗎?」——鶴見俊輔的答覆
-
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該如何回答?
-
以「自身的經驗」為出發點
-
職業賭徒——森巢博的教育
-
從「外側」思考
-
什麼是「常識」?
-
-
第二天.不知不覺,就下筆成章!
-
試著以邏輯化的方式思考
-
小學與工廠的共通點是什麼?
-
自由的邏輯或許很「危險」
-
思考時的基準只有自己
-
「晦暗不明的感覺」——吉本隆明的戰時體驗
-
重視無法言喻的模糊感覺
-
學員的習作①「我的職業是老師」
-
以「澀谷一〇九式」書寫文章!
-
我不刪改學生文章的原因
-
小島信夫的小說所教導的「自由」
-
學員的習作②「我住在土裡」
-
想像自己以外的「我」,書寫下來
-
學員的習作③「我也不懂我自己」
-
學員的習作④「我的名字是布朗」
-
別人寫不出來的文章——木村泉的遺書
-
將「自己」不可思議的存在,轉化為語言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