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讀歐陽竟無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68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歐陽竟無──「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
其會通儒佛,以學術形式讓佛法思考專業化,開拓民國佛學多元思潮,成為復興佛教文化的不世大師。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呂芳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廖彥博/歷史作家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歐陽竟無本名歐陽漸,身處時局劇變的清末民初,各種學術蓬勃發展之時,投身佛學研究,開展關於會通儒佛的思考。其敘述的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歐陽竟無承繼其師楊仁山居士的刻經事業,他所成立的「支那內學院」開佛學教育專業化、學術化之先河,更是其一生事業的中心,為後世「居士道場」奠定了基礎,也對近代中國佛教有著重大的影響。 本書選錄二十餘篇歐陽竟無的重要論述、書信、講稿,可從中體會他對於佛法的思想。如佛法需要研究,使佛法不同於宗教;而佛法的研究不開放結論,使之異於哲學。在佛學研究上,歐陽竟無同時注重當代性,認為佛學本不離社會、不離民眾,而當時中國的現實混亂、社會充斥的迷信與虛無,則應由佛法對應處理、力挽狂瀾;而談及孔佛,歐陽竟無也堅定佛家本位,雖然無法完全比對兩大系統之根柢,會通儒佛終其一身也未能抵達成就終點,然其對於佛法思想帶入儒學的思想鋪成,仍值得參讀。 今日讀歐陽竟無的文章,或可從儒佛相爭的一頁歷史裡,多角度領會歐陽竟無的佛法演繹,洞見靈光。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馬一浮、張君勱、熊十力的著作,內容涵蓋國學、史學、哲學等領域,使系列叢書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主編楊照撰寫「導讀」與「提要」
每冊前附有楊照老師撰寫的長篇「導讀」,說明作者的時代意義,及其思想、經歷的重點,有助閱讀時能得到更深切的體會。每輯前則有「提要」,提供文章的出處背景,並連結「導讀」內容,進一步刻畫作者具體的思想面貌。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作品
解讀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
解讀章太炎(國學大師)
解讀陳垣(「國寶」史學家)
解讀呂思勉(寫作第一本白話通史)
解讀王國維(國學大師)
解讀歐陽竟無(佛學研究的先鋒)

即將出版
解讀蔣夢麟(代表作《西潮》)
解讀馬一浮(一代儒宗)
解讀張君勱(新儒學代表)
解讀熊十力(新儒學的奠基者)
  • 「展讀民國人文」總序
  • 導 讀
  • 第一輯 佛法真義與研究
    • 提 要
    •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
    • 以俗說真佛之佛法談
    • 佛法為今時所必需
    • 今日之佛法研究
    • 談內學研究
  • 第二輯 修煉暨論證
    • 提 要
    • 心經讀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 辨虛妄分別
    • 辨二諦三性
    • 辨方便與僧制
    • 與章行嚴書
    • 覆魏斯逸先生書
    • 答陳真如書
    • 再答陳真如書
  • 第三輯 儒學與佛學
    • 提 要
    • 孔 佛
    • 孔佛概論之概論
    • 夏聲說
    • 緒 言
    • 與陶闓士書
    • 蜀儒陶闓士墓表
    • 覆蒙文通書三十二年二月一日
  • 第四輯 序文、傳略
    • 提 要
    • 詞品甲乙敘
    • 心史敘
    • 散原居士事略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