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是一部根据作者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学术著作,其突出特色是高深的刑法理论与具体的实务应用相结合。全书以“讲”的编写体例,采用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生动、平易之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深奥的刑法学原理,完整地再现了课堂的教学实况,能使读者对中国刑法学基本理论有系统的理解;同时将囿于课堂时间限制而省略的重要刑法理论和个人研究成果予以补充,使其体系与论述更趋完备。 本书既能满足法学专业本科生、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也适合相关学科以及大众读者阅读。本书既是作者对自己三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期望更多对刑法学研究有兴趣者借由本书之助,能有所得。
- 封面页
- 版权页
- 目录
-
总论
-
前言
-
第一讲 刑法学概述
-
一、刑法学的历史和最新发展
-
二、刑法学的基本内容
-
三、学习刑法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
第二讲 刑法概述
-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
二、我国刑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
-
第三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
二、罪刑法定原则
-
-
第四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
-
(五)如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
三、平等适用原则
-
四、罪刑相当原则
-
-
第五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
-
一、刑法效力范围概述
-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
-
第六讲 犯罪概述
-
一、犯罪概念
-
二、犯罪的分类
-
-
第七讲 犯罪构成
-
一、犯罪构成概述
-
二、犯罪构成要件
-
三、犯罪构成与定罪
-
-
第八讲 犯罪客体要件
-
一、犯罪客体要件概述
-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
-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
-
第九讲 犯罪客观要件
-
一、犯罪客观要件概述
-
二、危害行为
-
三、危害结果
-
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
第十讲 犯罪主体要件
-
一、犯罪主体要件概述
-
二、自然人犯罪主体
-
三、单位犯罪主体
-
-
第十一讲 犯罪主观要件
-
一、犯罪主观要件概述
-
二、犯罪故意
-
三、犯罪过失
-
四、犯罪动机与目的
-
五、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
-
第十二讲 排除犯罪性行为
-
一、排除犯罪性行为概述
-
二、正当防卫
-
三、紧急避险
-
-
第十三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
-
一、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
二、犯罪既遂
-
三、犯罪预备
-
四、犯罪未遂
-
五、犯罪中止
-
-
第十四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二)
-
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认定中疑难问题分析
-
-
第十五讲 共同犯罪
-
一、共同犯罪概述
-
二、共同犯罪的认定
-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
-
四、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
五、部分共犯停止犯罪问题
-
-
第十六讲 罪数形态
-
一、罪数形态概述
-
二、一罪的类型
-
三、数罪的分类
-
-
第十七讲 刑罚论(一)
-
一、刑罚论概述
-
二、刑罚裁量概述
-
三、累犯
-
四、自首
-
五、立功
-
六、数罪并罚
-
-
第十八讲 刑罚论(二)
-
七、缓刑
-
八、刑罚执行制度
-
九、刑罚消灭制度
-
-
-
分论
-
第一讲 刑法分论概述
-
一、刑法分则体系
-
二、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
三、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
-
四、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
-
-
第二讲 危害公共安全罪
-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
二、放火罪
-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
-
四、破坏交通设施罪
-
五、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
六、交通肇事罪
-
七、危险驾驶罪
-
-
第三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
-
一、伪造货币罪
-
二、持有、使用假币罪
-
三、高利转贷罪
-
四、骗取贷款罪
-
-
第四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二)
-
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六、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
七、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
-
第五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三)
-
八、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
九、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
十、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
-
第六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
-
十一、洗钱罪
-
-
第七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五)
-
十二、贷款诈骗罪
-
十三、信用卡诈骗罪
-
-
第八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六)
-
十四、保险诈骗罪
-
十五、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
-
十六、侵犯知识产权罪
-
十七、非法经营罪
-
-
第九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
-
一、故意杀人罪
-
二、故意伤害罪
-
-
第十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二)
-
三、强奸罪
-
-
第十一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三)
-
四、非法拘禁罪
-
五、绑架罪
-
六、拐卖妇女、儿童罪
-
-
第十二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四)
-
(三)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司法认定
-
(四)盗婴医生的罪与罚
-
(五)我国惩治拐卖人口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
七、侮辱罪
-
八、诽谤罪
-
九、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
十、重婚罪和破坏军婚罪
-
十一、虐待罪和遗弃罪
-
-
第十三讲 侵犯财产罪(一)
-
一、侵犯财产罪概述
-
二、抢劫罪
-
-
第十四讲 侵犯财产罪(二)
-
三、盗窃罪
-
四、诈骗罪
-
五、抢夺罪
-
-
第十五讲 侵犯财产罪(三)
-
六、敲诈勒索罪
-
七、侵占罪
-
-
第十六讲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一、妨害公务罪
-
二、招摇撞骗罪
-
三、寻衅滋事罪
-
四、传授犯罪方法罪
-
五、赌博罪
-
六、开设赌场罪
-
七、窝藏、包庇罪
-
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九、脱逃罪
-
十、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十一、组织、强迫卖淫罪
-
十二、协助组织卖淫罪
-
-
第十七讲 贪污贿赂罪(一)
-
一、贪污罪
-
二、挪用公款罪
-
三、受贿罪
-
-
第十八讲 贪污贿赂罪(二)
-
(二)新型受贿罪的认定
-
(三)特定关系人受贿行为的认定
-
(四)其他特殊情形的认定
-
(五)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且渎职行为的罪数形态分析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五、行贿罪
-
六、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