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辑录《左传》《国语》中的易学内容共三十则,名为“左氏易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左氏易传”注疏辑释,由两大板块错综构成:一是校释,《左传》《国语》注疏的辑录,以及本书作者的文字校勘、语言训诂和观念阐发;二是专论,关于易学特定问题及重要观念的专题讨论,共九篇。下编为“左氏易传”哲学阐释,探讨了“左氏易传”的社会观念背景、解释学质量、《周易》哲学建构历程及“左氏易传”的广义伦理学。附录一文延伸讨论了易学哲学现代转型问题。
- 緒論:“左氏易傳”概述
-
上編 “左氏易傳”注疏輯釋
-
一 陳侯使周史筮(《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
專論一 關於孔疏引《易》“斷章”之説
-
專論二 關於“互體”之説
-
-
二 畢萬筮仕於晉(《左傳.閔公元年》)
-
三 卜楚丘之父筮成季之生(《左傳.閔公二年》)
-
四 晉獻公論立太子之道(《國語.晉語一》)
-
五 晉獻公筮立驪姬爲夫人(《左傳.僖公四年》)
-
專論三 關於“蓍短龜長”之説
-
-
六 卜徒父筮秦伯伐晉(《左傳.僖公十五年》)
-
七 晉獻公使史蘇筮嫁伯姬(《左傳.僖公十五年》)
-
八 重耳筮有晉國(《國語.晉語四》)
-
九 董因筮重耳濟河(《國語.晉語四》)
-
一〇 晉侯使卜偃筮勤王(《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
一一 伯廖評鄭公子曼滿(《左傳.宣公六年》)
-
一二 知莊子評晉師(《左傳.宣公十二年》)
-
一三 晉侯筮擊楚師(《左傳.成公十六年》)
-
一四 單襄公論晉筮成公之歸(《國語.周語下》)
-
一五 穆姜筮出東宫(《左傳.襄公九年》)
-
專論四 關於《左傳》《國語》易筮之“八”
-
-
一六 陳文子評崔武子筮娶齊棠姜(《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
一七 告子展評楚子將死(《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
一八 醫和論晉侯之蠱疾(《左傳.昭公元年》)
-
一九 晉韓宣子聘魯觀《易象》(《左傳.昭公二年》)
-
專論五 關於《易象》其書
-
-
二〇 卜楚丘論莊叔筮穆子之生(《左傳.昭公五年》)
-
二一 孔成子筮立元(《左傳.昭公七年》)
-
二二 惠伯論南蒯筮(《左傳.昭公十二年》)
-
專論六 關於“《易》不可以占險”之説
-
-
二三 左史倚相能讀三墳(《左傳.昭公十二年》)
-
專論七 關於《八索》其書
-
-
二四 晉國卜筮走望鄭災(《左傳.昭公十八年》)
-
二五 蔡墨論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
專論八 關於“龍”與“易”之關係
-
-
二六 史墨論季氏出其君(《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
二七 陽虎筮救鄭(《左傳.哀公九年》)
-
二八 文種論蔑卜筮(《國語.吴語》)
-
二九 胥彌赦占衛侯之筮夢(《左傳.哀公十七年》)
-
三〇 楚惠王不煩卜筮(《左傳.哀公十八年》)
-
專論九 關於“聖人不煩卜筮”之説
-
-
-
下編 “左氏易傳”哲學闡釋
-
一 “左氏易傳”的社會和觀念背景
-
二 “左氏易傳”的人謀化特徵和解釋學品質
-
三 《周易》哲學建構歷程
-
四 “左氏易傳”的廣義倫理學
-
- 附録 易學哲學現代形態的開展
- 參考文獻
- 跋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548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