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是作者研究郭沫若学术近40年的总结,为其在郭沫若研究领域的一本代表作。收文36篇3附篇,分一总论、四分论,论述郭沫若的学术体系、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学术交往,附作者研究郭沫若的经历。反映作者“从郭沫若所研究的学术内容入手”,看20世纪学术演进之路的研究特色;以郭沫若为“联络站”,从学人交往考察20世纪学术的研究思路;以陈寅恪“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的“真了解法”,认识郭沫若所处年代和那个年代郭沫若的研究方法。
- 引子
-
总论
-
郭沫若与20世纪学术文化——创造民族新文化、填写世界文化史白页
-
-
第一编 思想体系
-
吞吐中西的世界文化观
-
附:挣脱昔日的桎梏,不断注射青年化的血清
-
-
吸收异民族优秀文化,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立足于郭沫若译著的考察
-
“接受科学”,走“科学的中国化”之路的思想与实践
-
追求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美学思想——关于郭沫若美学通信三札及补记
-
-
第二编 学术研究
-
创建唯物史观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从20世纪思想文化趋势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依余所怀抱之系统”,“打开”卜辞之“秘密”
-
凿破彝铭之“浑沌”,条理金文成大系
-
附:几组刻石考释与一部沉埋的遗稿
-
-
构筑研究诸子方法体系,探究儒、法、道思想源流——“十批”原是好文章
-
附:关于《十批判书》版本的一些问题(潘素龙)
-
-
“苏活”古书生命的特色与成就
-
贯彻“人民本位”的历史人物研究
-
在研究与创作中探索史学与史剧的关系
-
主编《中国史稿》
-
创刊五十年,文坛忆盛事——追踪郭沫若在《光明日报》掀起的学术研讨热
-
-
第三编 学界交往
-
郭沫若与胡适:由认识东西文化的差异,到走哪条道路的敌对
-
郭沫若与20世纪三大历史考据家
-
从“神交”到“握手言欢”:郭沫若与历史语言研究所二十年
-
郭沫若与容庚:从“未知友”到“文字交”
-
郭沫若与田中庆太郎:“亲若一家人”
-
郭沫若与陈寅恪:“龙虎斗”与“马牛风”
-
-
第四编 辨诬纠谬
-
还其本来面目——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
《甲申三百年祭》写作的前前后后
-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审视“李杜并称”与“扬杜抑李”两种文化思潮——兼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
推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手稿影印本出版
-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文中的资料并非从冯家昇那里得来
-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赠别的对象”不是吴筠——郭沫若认识偏失及原因分析
-
“照着我写”与“替曹操翻案”的纠结——看程派名剧《文姬归汉》想到郭沫若写《蔡文姬》
-
对兰亭论辩的认识与思考
-
更正《郭沫若书信集》、《再生缘》校订本注释的几则失误
-
-
附编 研究历程
-
“真了解法”治郭学——谢保成先生谈郭沫若研究
-
《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前言、一校校后记
-
附:《郭沫若评传》后记
-
-
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
-
在四川“郭沫若与新世纪”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
“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发言
-
雅俗共赏郭沫若书法——《中国书法家全集·郭沫若卷》评介
-
《抱箭集》小考
-
- 后记
- 后记之后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180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