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28151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乡村人口被吸纳进城市工业体系,发生在乡村之间的迁徙模式被由乡村到城市的迁徙模式所遮蔽。实际上,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普遍存在,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这类移民群体的关注较为有限。本书以云南文山迁徙至广东阳江代耕的苗族移民为例,研究其在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苗族代耕农能够主动进行文化适应、积极融入移居地社会,并与当地村民建立起较好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他们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也面临身份困境,在移居地定居30余年却尚未取得移居地的户籍身份和完全成员资格。当前,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日益频繁,如何解决此类移民群体的户口迁移诉求,如何理顺户籍、土地权利与成员资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进一步探索。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代耕群体的跨界流动与社会融入(代序)
  • 目录
  • 导论
    • 一 乡土中国的人口迁徙
    • 二 作为外来户的代耕农
    • 三 乡村外来户的入住权
    • 四 山地苗族的迁徙行动
    • 五 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代耕引发的苗族迁徙
    • 一 公购粮任务下的农业负担
    • 二 寻找土地的山地苗族
    • 三 苗族移民的迁徙策略
    • 四 一个家庭的迁徙历程
    • 五 移民网络与链式迁徙
  • 第二章 田地代耕与居住权利
    • 一 永久性田地代耕模式
    • 二 限期性田地代耕模式
    • 三 居住用地的集体购置
    • 四 移民社区的准入机制
  • 第三章 社区内外的经济活动
    • 一 代耕初期的生存危机
    • 二 公购粮任务到农户地租
    • 三 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 四 山地经济与就业选择
  • 第四章 移民社区的文化建构
    • 一 自我隔离的生存空间
    • 二 移民社区的建筑景观
    • 三 黏合性文化适应策略
    • 四 自主办学与子女教育
  • 第五章 家庭策略与社会结合
    • 一 人口压力下的分家策略
    • 二 生存压力下的联合家庭
    • 三 残缺家庭的重新组合
    • 四 祖先信仰下的家族整合
  • 第六章 婚姻选择与族群边界
    • 一 传统规约下的婚姻选择
    • 二 姻亲网络中的家族联结
    • 三 社会变迁下的婚姻缔结
    • 四 单向流动的族际通婚
  • 第七章 生命仪式与文化传承
    • 一 诞生仪式中的生命观
    • 二 成年仪式与社会资格
    • 三 葬礼仪式与社会网络
  • 第八章 多元医疗与文化整合
    • 一 疾病治疗中的文化信任
    • 二 神灵信仰下的多元医疗
    • 三 神灵庇佑下的行医实践
    • 四 医疗实践中的文化整合
  • 第九章 制度变革下的土地纠纷
    • 一 免税之后的“公粮”之争
    • 二 地权归属的主客纠纷
    • 三 失地移民的再次定居
  • 第十章 土地交易下的社会融入
    • 一 购置旧宅与村落定居
    • 二 买地建房与家园重建
    • 三 户籍限制与生活困境
    • 四 社会融入与制度壁垒
  • 结语
    • 一 土地交易下的家园重建
    • 二 移民群体的社会整合
    • 三 制度束缚下的融入困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