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马克思、韦伯等理论家对“非自由劳动力”与“自由工人”的区分出发,提出“结构性自由”的概念。并试图将此概念发展成为一种分析工具,以讨论全球人口流动中引人瞩目的技术移民现象。通过在新加坡对来自中国的半导体工程师群体所做的田野调查,本书揭示了移民在跨国就业和生活中的自由与限制。通过流动、工作、生活、家庭等领域的整体性讨论,本书将这个群体跨国生活中的“结构性自由”的两个层次揭示了出来。背后是各类主体如何参与到持续的划界活动中,进而再造出变化的结构性。结论部分讨论了背后的“结构性”是如何生产出来,以及移民形成了怎样的“主体性”,并延伸讨论了这一概念对于流动人口研究的意义,比如在我国东西、城乡、民族人口流动的研究有何借鉴等。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新华侨”的“漂”与社会再构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全球化与劳动力流动
-
劳动力商品化的类型学
-
“结构性自由”之可能
-
田野与方法
-
-
第二章 一个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
区域分工与人员流动
-
跨国(地区)就业市场的形成
-
专业市场与新加坡社会的衔接
-
-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世界
-
进入新加坡
-
日常工作与生活
-
脱离与转变
-
-
第四章 从“外国人才”到技术工人
-
新加坡社会的政治身份体系
-
“一家两国”与移民策略
-
沸腾的狮城
-
-
第五章 并非如此高科技
-
失误与掩护
-
沟通与合作
-
升职与裁员
-
-
第六章 在华人世界做中国人
-
工作中的族群
-
午餐与饮食政治
-
消费习惯与族群体验
-
-
第七章 流动的家
-
工程师的罗曼史
-
为了下一代
-
工程师与父母
-
-
第八章 结语
-
中国工程师群体的“结构性自由”
-
“结构性自由”的理论意义
-
“结构性自由”的社会影响
-
- 附录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1447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