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政策工具视角切入这一治理问题,探究了不同政策工具对雾霾治理效果的影响。基于对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梳理,将其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CCR)、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MBR)和非正式型环境规制(IR)三类,并分别选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工业增加的比重”“各省排污费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各省环境信访量”作为三种政策工具的替代变量,基于实证分析量化了不同政策工具的治理效果。最后,在总结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治理的做法与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中国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组合与优化路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
二 环境污染的发生具有衍生性
-
三 环境污染的破坏具有严重性
-
四 空气污染引致的次生性危害
-
五 民众环保意识的日益觉醒
-
六 政府应对雾霾污染的行动不断升级
-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雾霾污染事实的相关研究
-
二 雾霾污染危害的相关研究
-
三 雾霾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
-
四 以驱动因素为视角的雾霾治理研究
-
五 以政策工具为视角的雾霾治理研究
-
六 政策工具规制效果的比较研究
-
七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
第四节 结构安排
-
-
第一章 我国的雾霾污染与雾霾治理
-
第一节 雾霾的概念界定与度量标准
-
一 雾霾的定义
-
二 雾霾的度量
-
三 我国雾霾监测历史
-
-
第二节 我国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
一 我国雾霾污染成因的归纳分析
-
二 基于LMDI分解法视域下我国雾霾驱动因素分解
-
三 雾霾的主要危害
-
-
第三节 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聚集特征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概述
-
三 基于ESDA的我国雾霾污染空间自相关分析
-
四 我国雾霾污染治理沿革及困境分析
-
-
-
第二章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公共政策工具理论
-
二 协同治理理论
-
三 公共物品理论
-
-
第二节 政策工具分类的原则
-
第三节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分类
-
一 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
-
二 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
-
三 非正式型政策工具
-
-
-
第三章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一 被解释变量的界定
-
二 核心解释变量的说明
-
三 控制变量的厘清
-
四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五 环境规制和雾霾污染的事实描述
-
-
第三节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实证检验
-
一 环境规制与PM2.5的散点分布
-
二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水平影响的描述性统计
-
三 基准回归和结果分析
-
-
第四节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水平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一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二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
第五节 异质性拓展分析
-
一 基于经济地理区域的回归分析
-
二 基于南北方回归的经济分析
-
三 基于行政级别的回归分析
-
四 基于到沿海距离的回归分析
-
-
第六节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水平影响的内生性检验
-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
-
第四章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一 被解释变量的梳理
-
二 核心解释变量的界定
-
三 控制变量的确定
-
-
第三节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实证检验
-
一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散点分布
-
二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描述性统计
-
三 基准回归和结果分析
-
-
第四节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水平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一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二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
第五节 异质性拓展分析:分样本回归
-
一 基于经济地理区域的回归分析
-
二 基于南北方的回归分析
-
三 基于行政级别的回归分析
-
四 基于到沿海距离的回归分析
-
-
第六节 内生性讨论
-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
-
第五章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一 被解释变量
-
二 核心解释变量
-
三 控制变量
-
-
第三节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一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散点分布
-
二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描述性统计
-
三 基准回归和结果分析
-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二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
第五节 异质性拓展分析:分样本回归
-
一 基于经济地理区域的回归分析
-
二 基于南北方的回归分析
-
三 基于行政级别的回归分析
-
四 基于到沿海距离的回归分析
-
-
第六节 内生性讨论
-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
-
第六章 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一 被解释变量的界定
-
二 核心解释变量的说明
-
三 控制变量的解释
-
-
第三节 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检验
-
一 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散点分布
-
二 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描述性统计
-
三 基准回归和结果分析
-
-
第四节 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一 基于环境污染指数的回归分析
-
二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CO_2_1)的回归分析
-
三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CO_2_2)的回归分析
-
-
第五节 异质性拓展分析:分样本回归
-
一 基于经济地理区域的回归分析
-
二 基于南北方的回归分析
-
三 基于行政级别的回归分析
-
四 基于到沿海距离的回归分析
-
-
第六节 内生性讨论
-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
-
第七章 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治理的做法与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空气污染的历史与危害
-
一 美国空气污染的历史与危害
-
二 欧盟空气污染的历史与危害
-
三 日本空气污染的历史与危害
-
四 其他发达国家空气污染的历史与危害
-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治理的做法
-
一 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
-
二 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
-
三 非正式型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
-
四 多种工具的组合运用
-
-
第三节 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治理的启示
-
一 强化政府治理责任及权责归属
-
二 注重综合手段的运用
-
三 建立区域防治联动机制
-
四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
-
-
第八章 中国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组合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现状分析
-
一 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现状
-
二 环境政策工具的利弊分析
-
-
第二节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组合的分析
-
一 政策工具组合的含义
-
二 政策工具组合的必要性
-
三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组合的效用分析
-
-
第三节 雾霾治理政策工具的优化
-
一 中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 中介变量的事实描述
-
三 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
-
第四节 政策工具视域下我国雾霾治理的优化路径
-
一 优化雾霾治理的资源配置,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 淘汰落后产能,构建技术合作机制
-
三 推动财政分权,塑造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 不断强化环境治理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合作
-
二 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创新工具组合形式
-
三 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异质性,协调环境政策工具组合
-
-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647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