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球生物大探索:從動物到植物,探索自然各式各樣的奧祕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807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氣味是身分證

科學家透過實驗證明,有些動物是透過氣味來分辨親緣關係的。

美國蛤蟆卵孵化出的蝌蚪,似乎能透過氣味識別素味平生的「兄弟姐妹」,它們情願與「親兄弟姐妹」集群游泳,而不願與無血緣關係的夥伴為伍。科學家將一隻蛤蟆同一次產的卵孵出的蝌蚪染成藍色,另一隻蛤蟆產的蝌蚪染成紅色,一起放人實驗室的水池中。開始它們混在一起,過不了多久,它們又自動分開,紅色蝌蚪相聚在一起,藍色蝌蚪相聚在另一處,徑渭分明,一點也不含糊。作為對照,科學家又做了一次實驗,將蛤蟆同一次產下的卵孵出的蝌蚪一半染成紅色,另一半染成藍色,將它們放在一個水池中。這次它們並不按顏色分成兩群,而是緊緊聚成一團。

蜜蜂是靠氣味識別自己親屬的。蜂群裡有專門的所謂「看門蜂」,由它控制進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無阻,但阻止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入巢。「看門蜂」的任務,是對進巢的蜜蜂進行審查,它以自己的氣味為標準,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門外。

螞蟻也是以氣味識別本家族成員的。蟻后給每只公蟻留下氣味,有了蟻后親自簽發的「身分證」,才能自由出入蟻穴,否則要被咬死。

魚類身上有識別性激素。魚當了父母親之後,體表常常會釋放出一種被稱之為「照料性激素」的化學物質,幼魚嗅到後,便自動保持在一定的水域裡生活,以利於親魚的照料和保護。如非洲鯽魚,它的受精卵是在雌魚口中孵化的,幼魚從出世到自己獨立生活之前,總是活動在雌魚周圍,一旦遇到敵害,雌魚就把它們吸到口腔裡。假若沒有「照料性激素」,它們是絕不會有這種母子之情的。

◤植物的「武器」

花草樹木不會主動襲擊別人,它們通常只能被動地受侵犯,完全是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然而,植物為了自身的需要,也會給自己裝備某些「武器」。例如,利的芒刺、堅韌的樹葉、難以鑽穿的樹皮等等,都是植物保護自己免受敵害的「武器」。此外,有些植物的武器非常有趣。

在非洲中部的森林裡,長著一種堅硬有刺的樹木,當地人稱之為「箭樹」,箭樹含有劇毒,人獸如被它刺中,便會立即致死。

中國西雙版納的箭毒木,樹皮裡白色乳汁毒性極大,且有刺鼻氣葉。如果誤入人眼,馬上使人雙目失明;人吃了,一刻鐘就可使心跳停止。它的原名叫「加獨」,中國植物學家譯為「見血封喉」,可謂名副其實。

有「箭」還有「炮」。美洲沙箱樹的果實成熟時,它的種子能在一聲巨響中,炸飛到十幾米以外。生長在非洲和前蘇聯高加索地區的噴瓜,果實像個大黃瓜,它成熟落地時,裡面的漿液和種子就會「嘭」的一聲,像放炮似地向10米外噴身,人稱「鐵炮瓜」。噴瓜的黏液有毒,不能讓它滴到眼中。

南美洲的熱帶森林裡,有一種叫「馬勃菌」的植物,狀似地雷,每個重達10多公斤。如果不小心踩著或觸動了它,它就會發出像地雷爆炸般的「轟隆」巨響,同時還會散發出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使人噴嚏不斷,涕淚縱橫,眼睛刺痛。人們管它叫「植物地雷」。
  • 植物報時鐘的奧祕
  • 發光植物的奧祕
  • 發熱植物之謎
  • 植物的防禦武器之謎
  • 動物自療之謎
  • 動物「氣功師」之謎
  • 動物「電子戰」之謎
  • 動物語言之謎
  • 動物嗅覺之謎
  • 動物認親之謎
  •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 海豹死亡之謎
  • 植物也有思維嗎
  • 植物是否有血液
  • 植物也進行呼吸嗎
  • 蒼蠅為什麼不會生病
  • 昆蟲為何具有卓越的建築技巧
  • 鳥類為什麼要遷徙
  • 企鵝識途之謎
  • 魚類洄游之謎
  • 老鼠為何不能絕跡
  • 野獸為什麼會撫養人孩
  • 動物也有心靈感應嗎
  • 動物為何能雌雄互變
  • 動物為什麼能充當信使
  • 動物為何有互助精神
  • 動物身上的年輪
  • 植物也有血型嗎
  • 植物情報傳遞之謎
  • 植物神經之謎
  • 植物記憶力之謎
  • 植物的「武器」
  • 植物的識別力
  • 植物擴張領土之謎
  • 植物葉片運動之謎
  • 植物欣賞音樂之謎
  •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 花兒有香味之謎
  • 樹木年齡之謎
  • 雷電是植物引起的嗎
  • 植物發電之謎
  • 植物食蟲之謎
  • 植物能源之謎
  • 花開花落時間之謎
  • 花葉先後之謎
  • 水果剝皮後變色之謎
  • 指南草指南之謎
  • 植物耐寒之謎
  • 圓柱形樹幹之謎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