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胃腸鏡權威醫師教你讀懂健康警訊,
進行有效篩檢、及時治療,斷開與癌症的連結!
‧年輕不再是本錢!-罹癌年齡層下降,拒當癌症候選人
‧如何發現身體發出的警報!-消化道癌症的篩檢最佳時機
‧拉開與癌症之間的距離…-這些癌前病變必須斬草除根
‧沒症狀不代表安然無恙!-內視鏡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本書特色】
/個案解析/最貼近臨床的診治保健說明
/全彩圖解/最直接、最具體的醫學衛教常識
/權威陣容/最專業的北中南東醫師群合著
/顛覆坊間/最全面詮釋消化管早期癌症的企畫
【那些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Q1.癌症可以不是絕症,早期治療有機會痊癒?
癌症未隨淋巴管、血管擴散前,
很有機會透過局部切除將其完全清除、徹底根治的。
Q2.胃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胃腸竟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期較短,
而且通常可以保存器官與其功能。
Q3.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
以「預防醫學」為考量,建議將篩檢年齡降低,
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生活習慣不佳、肥胖的人。
Q4.為什麼腸胃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消化道病灶幾乎都是從黏膜開始發展,
禁食最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殘渣或糞便擋住內視鏡視野。
Q5.做胃腸鏡檢查前,可以吃慢性病的藥嗎?
由於檢查當下可能會碰到需要切片或切除的狀況,
停用抗凝血藥物可避免醫療處置後不易止血的風險。
Q6.無痛胃鏡腸鏡的過程,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無痛胃腸鏡通常是以靜脈麻醉的方式,
使受檢者在睡眠狀態下做檢查,自然不會體會到過程中的不適。
【警覺與發現/我們與癌的距離不遠】
‧每年有近3成人口死於癌症,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晚期存活率差很大
‧不是沒有症狀就安然無恙,找出那些不該被忽略的警報
【診斷與治療/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比起有什麼症狀,醫師有時更關心你有什麼危險因子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你的胃腸鏡報告
‧遠離消化道癌症的超前部署,除掉任何可疑的癌前病變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因應不同病灶的不同手術
【預防與保健/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避免癌從口入的NG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大惡習
‧高危險群更要知道該篩檢時機,有效預防隱藏版的癌症風險
【專業推薦】
邱仲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潘憲 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
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
羅鴻源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
(依姓氏筆畫數排序)
進行有效篩檢、及時治療,斷開與癌症的連結!
‧年輕不再是本錢!-罹癌年齡層下降,拒當癌症候選人
‧如何發現身體發出的警報!-消化道癌症的篩檢最佳時機
‧拉開與癌症之間的距離…-這些癌前病變必須斬草除根
‧沒症狀不代表安然無恙!-內視鏡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本書特色】
/個案解析/最貼近臨床的診治保健說明
/全彩圖解/最直接、最具體的醫學衛教常識
/權威陣容/最專業的北中南東醫師群合著
/顛覆坊間/最全面詮釋消化管早期癌症的企畫
【那些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Q1.癌症可以不是絕症,早期治療有機會痊癒?
癌症未隨淋巴管、血管擴散前,
很有機會透過局部切除將其完全清除、徹底根治的。
Q2.胃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胃腸竟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期較短,
而且通常可以保存器官與其功能。
Q3.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
以「預防醫學」為考量,建議將篩檢年齡降低,
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生活習慣不佳、肥胖的人。
Q4.為什麼腸胃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消化道病灶幾乎都是從黏膜開始發展,
禁食最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殘渣或糞便擋住內視鏡視野。
Q5.做胃腸鏡檢查前,可以吃慢性病的藥嗎?
由於檢查當下可能會碰到需要切片或切除的狀況,
停用抗凝血藥物可避免醫療處置後不易止血的風險。
Q6.無痛胃鏡腸鏡的過程,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無痛胃腸鏡通常是以靜脈麻醉的方式,
使受檢者在睡眠狀態下做檢查,自然不會體會到過程中的不適。
【警覺與發現/我們與癌的距離不遠】
‧每年有近3成人口死於癌症,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晚期存活率差很大
‧不是沒有症狀就安然無恙,找出那些不該被忽略的警報
【診斷與治療/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比起有什麼症狀,醫師有時更關心你有什麼危險因子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你的胃腸鏡報告
‧遠離消化道癌症的超前部署,除掉任何可疑的癌前病變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因應不同病灶的不同手術
【預防與保健/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避免癌從口入的NG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大惡習
‧高危險群更要知道該篩檢時機,有效預防隱藏版的癌症風險
【專業推薦】
邱仲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潘憲 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
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
羅鴻源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
(依姓氏筆畫數排序)
- 總策畫序/早期治療的前提往往在於能早期發現──簡錫淵
- 特別顧問序/幫助讀者超前部署預防最壞的情況發生──連吉時
-
PART A寫在前面/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不能不知道的事!
-
Q.1什麼是消化器官?人體消化道很重要嗎?
-
Q.2為什麼只寫食道、胃、腸的癌症,其他消化器官不會得癌症嗎?
-
Q.3不是都說癌症就是絕症,早期治療真的可以痊癒嗎?
-
Q.4胃鏡、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
Q.5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呢?
-
Q.6胃腸鏡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的差別?
-
Q.7為什麼胃腸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
Q.8內視鏡檢查前要禁食,那慢性病的藥可以吃嗎?
-
Q.9無痛的胃鏡、腸鏡,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
-
PART B發現早期癌
-
1/我們與癌的距離其實不遠
-
1-1 數十年來蟬聯十大死因冠軍〖原來癌症離我們這麼近!〗
-
1-2「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期消化道癌症可以根除〗
-
1-3 抓出致癌的危險因子〖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
-
2/消化道癌篩檢利器:內視鏡的運用
-
2-1 哪些人需要做消化道癌症篩檢?〖那些不該被忽略的健康警報〗
-
2-2 照胃鏡、照腸鏡不是全是醫生的事!〖醫病合作才有高品質篩檢〗
-
2-3 胃腸裡的壞東西要怎麼看?〖醫生的透視眼──消化道內視鏡〗
-
2-4 萬一無法進行內視鏡檢查的話〖其他偵測早期癌的輔助工具〗
-
-
-
PART C診斷與治療
-
【診斷早期食道癌】1/危險因子比症狀更重要
-
1-1 國內食道癌9成以上屬於這一種!〖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
-
1-2 食道癌患者常見的第2種原發癌〖咽喉鱗狀上皮細胞癌〗
-
1-3 長期胃食道逆流更要注意!〖食道腺癌〗
-
-
【治療早期食道癌】2/保留食道的3種內視鏡手術
-
2-1 腫瘤深度只侵犯到黏膜層的話〖根除病灶還能保留食道功能〗
-
2-2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食道早癌的3種內視鏡術式〗
-
-
【診斷早期胃癌】3/隱藏病灶觀察3步驟
-
3-1 我是「胃癌」的候選人嗎?〖不可不慎的9種胃癌危險因子〗
-
3-2 聽說很多人一確診就是晚期?!〖診斷胃癌的檢查項目〗
-
3-3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早期胃癌的胃鏡報告〗
-
-
【治療早期胃癌】4/標注切凝的黏膜下剝離術
-
4-1 評估手術方式的2個關鍵〖早期胃癌微創手術就能治療?〗
-
4-2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
-
【診斷早期大腸癌】5/揪出惡瘜的2道關卡
-
5-1 每年發生率都勇奪第一名的癌症〖我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嗎?〗
-
5-2 平均每47分鐘就有一人罹病〖揪出早期大腸癌的2種途徑〗
-
5-3 超過90%大腸癌都是瘜肉演變而來〖我的瘜肉會變成癌症嗎?〗
-
-
【治療早期大腸癌】6/根除惡瘜的4種內視鏡手術
-
6-1 遠離大腸癌的超前部署〖瘜肉早切除,大腸癌無機可乘〗
-
6-2 想要揮別瘜肉,不用開腸剖腹〖切除瘜肉的4種內視鏡手術〗
-
-
【診斷黏膜下腫瘤】7/透視黏膜層的內視鏡超音波
-
7-1 埋藏在深層細胞的病灶〖什麼是黏膜下腫瘤?〗
-
7-2 抓出使壞中的惡性病灶〖黏膜下腫瘤的診斷工具〗
-
-
【治療黏膜下腫瘤】8/有效終結15%癌化可能性
-
8-1 先進的內視鏡技術,一眼就看出端倪?〖85%低風險病灶不再白挨刀〗
-
8-2 我的黏膜下腫瘤該選哪種手術呢?〖低侵襲性的4種內視鏡手術〗
-
-
-
PART D預防與保健
-
1/吃對東西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
1-1 世界衛生組織(WHO)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 大惡習〗
-
1-2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癌從口入的NG飲食〗
-
-
2/進行有效篩檢抓出隱藏版壞東西
-
2-1 口腔癌病史優先、胃食道逆流小心〖食道癌的危險因子〗
-
2-2 不要以為忌口就沒有風險喔!〖胃癌的危險因子〗
-
2-3 先天因素無法選擇,後天因素可以努力〖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