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八九七至一九○三年,日本僧侶河口慧海花了將近六年時光,進入西藏這塊被嚴密封鎖的大地。這塊祕密王國,因天險而與世隔絕,別有乾坤,西藏人自認這裡是佛陀的國度、觀音之淨土,充滿獨特異彩。不過,這位日本僧侶並不是為了仿傚勇敢的冒險家,以完成探查大業、促進世界文明為職志,而是因為聽聞該國藏有許多佛教未傳之經典,為了取得這些珍貴典籍而發憤走上這段長旅。他於一八九七年六月從大阪出發,在大吉嶺停留一年研學西藏語文,於一八九九年一月借道尼泊爾前往西藏,之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山中小村查藍修習修辭學一年,在一九○○年七月才抵達西藏國境。之後,他為了避開嚴密防守的西藏關哨,不得已往西繞道羌塘高原,徒步跋涉過海拔四、五千公尺的無人地帶,採行鮮為人知的小徑而行。時值冬季,他不時得涉渡夾雜流冰的冷冽河川,不時又遇大雪紛飛,途中險些凍斃,又遭盜匪掠奪,到了西藏首府拉薩已是一九○一年三月的事。仔細算來,他從大吉嶺到拉薩共花了兩年三個月時間,共走了近四千公里路。然後,他冒稱羌塘藏人身分進入拉薩色拉寺研讀一年兩個多月,期間因醫術高明榮獲達賴喇嘛召見,甚至差點成為法王御醫。最後則因身分曝光而在一九○二年五月匆匆離開西藏,在一九○三年五月返抵國門。返國兩個月後,慧海師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細膩和誠實無偽,將這趟旅程的見聞悉數記錄成文,以《西藏旅行記》為題在報刊上連載,獲得一般民眾熱烈迴響,風靡一時。英譯本《西藏三年》(Three Years in Tibet)一九○九年在印度出版後,更獲得非常正面的高度評價,尤其深獲民族學家、歐洲探險家和西藏學者的肯定。除了旅途的艱險,以及各種法會、僧侶的生活百態、種類等級等宗教內容外,這本書還涵蓋了當年西藏地方的政治、經濟、外交狀況及社會風俗,甚或給予人類無上教訓的歷史、地理上的新探險、動植物分布等新奇見聞。可說在近代史和比較文化研究上,留下了大量又獨特的素材,足令讀者耳目一新。
- 編輯前言
- 【導讀】究竟之旅 河口慧海的《西藏旅行記》
- 譯者按語
-
【第一部】出發
-
001.決心入藏緣由
-
002.出發前的功德
-
003.走向探險的人生之路
-
004.語學的研究
-
005.尊者的往生
-
006.入藏的路途
-
-
【第二部】借道尼伯爾
-
007.奇遇
-
008.研究入藏路徑
-
009.喜馬拉雅山中之旅(一)
-
010.喜馬拉雅山中之旅(二)
-
011.山地村落中的修行
-
012.山地村落中的修行(續)
-
013.北方雪山夏秋兩季素描
-
014.再度規畫入藏路徑
-
015.生意人的流言
-
016.雪峰高處的險坡
-
017.進入西藏境內
-
-
【第三部】赴聖湖馬旁雍錯巡禮
-
018.雪中旅行
-
019.入藏途中
-
020.白巖窟中的尊者
-
021.山中的艱難
-
022.月下的坐禪
-
023.美人的真面目
-
024.一妻多夫與一夫多妻
-
025.渡過大河
-
026.缺水和狂風沙之難
-
027.冰河中溺水
-
028.山中大雪之難
-
029.山中大雪之難(續)
-
030.趨近有人的聚落
-
031.阿耨達池神話(一)
-
032.阿耨達池神話(二)
-
033.山中的集市
-
034.女性的誘惑
-
035.從女性的糾纏脫身
-
036.繞行天然曼陀羅(一)
-
037.繞行天然曼陀羅(二)
-
038.繞行天然曼陀羅(三)
-
039.兄弟鬩牆
-
040.辭別兄弟等人
-
-
【第四部】直驅西薩首府
-
041.剽盜之難(一)
-
042.剽盜之難(二)
-
043.眼病之難
-
044.白巖窟再訪
-
045.走上官道
-
046.終於走上官道
-
047.官道上的旅程
-
048.路上的苦心
-
049.同伴的質問
-
050.險惡之路
-
051.初見麥田
-
052.經過第三大城拉孜
-
053.薩迦大寺
-
054.抵達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
-
055.大喇嘛與語言學者
-
056.異國的元旦
-
057.整整兩個月的誦經
-
058.不乾淨的怪習慣
-
059.春節習俗
-
060.防霰怪招
-
061.修行者的罰則
-
062.遙望拉薩
-
063.抵達法王宮殿下
-
-
【第五部】拉薩府見聞(一)
-
064.自稱西藏人
-
065.雜役僧
-
066.北京的騷動
-
067.取得色拉大學學籍
-
068.教義問答的修習
-
069.法王召見
-
070.謁見達賴喇嘛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