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6229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

◎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
◎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
◎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書了。今日看來,歐威爾的預言錯了,赫胥黎的預言卻正在發生……

資訊發達的今日,政治人物訴求的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魅力;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自從電報、新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出現,數千年習以為常的知識承載方式在百年間被打破。

改變的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媒介,也改變了知識結構,使得人類思考方法與行為舉止產生變化。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這並非因為網路和臉書的誕生而來的後果,而是百年來新聞標題、電視節目教會我們的。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那是一種沒有質疑,照單全收的求知方式且無人倖免。然後,電腦與網路社群在二十一世紀更沒日沒夜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當無處不媒體、也無處不娛樂,於是,我們或將毀於自身所愛。
  • 國際好評
  • ■二○一六再版推薦序──「數位匯流」時代,讓波茲曼更重要了
  • ■二○○七年初版推薦序──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聽聽波茲曼的意見
  • 二十周年版序
  • 在一九八五年……
  • ■前言──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愛
  • 第一篇
    • 第一章 媒體即隱喻
    • 第二章 媒體也是知識論
    • 第三章 印刷與公共論述
    • 第四章 印刷式思想
    • 第五章 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的世界
  • 第二篇
    • 第六章 給我娛樂,其餘免談
    • 第七章 「好……現在我們來看……」
    • 第八章 上帝只是配角
    • 第九章 塑造情感的想像世界
    • 第十章 教學就是娛樂
    •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語
  • 參考書目
  • 中英文對照及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