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期主題:災害應變及社會工作實務
-
社論
-
災害應變下的社會工作視野/本社
-
-
專題論述
-
戰爭、脆弱性與韌性社會/林萬億
-
社會安全網的跨體系多機構分級分工架構/林萬億
-
社政單位在災害救助體系之任務、現況與挑戰/蘇昭如、朱若蘭、蔡孟君、楊雅菁、張哲睿
-
臺南市0206震災應變工作回顧與反思/許乃文、林育如
-
災難治理與地方政府的防救災社會服務/林珍珍
-
長期照顧機構的地震整備與因應——2016至2022年臺灣中小型地震受影響機構的案例/盧鏡臣、徐逸華
-
災後集體創傷復元——運用跨專業合作增強社區復原力/鐘玉觀、白倩如
-
十年難/已磨一劍:社區為本的社會經濟——以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為例/黃彥宜、黃肇新、李婉玲
-
社區領袖在社區防災的角色與職責/張麗珠
-
長照機構與身心障礙者災害管理工具及教材研發/吳郁玶、李香潔、簡頌愔
-
新冠肺炎期間無家者的生活困境與社會工作回應——系統性文獻回顧分析/張凱淳、謝文中
-
災變社會工作實務/蔡旻家
-
陪伴,走一段回家的路——0402臺鐵太魯閣號事故救災參與的行動與反思/施政延、王芯婷、劉美芝
-
社會工作救災經驗傳承與創新教育訓練模式——模擬情境腳本發展與響應式網頁建置/陳武宗、謝文中、張凱淳、黃嘉均
-
NPO在「災害應變防訓演練」的功能與角色——以台灣世界展望會災變社會工作實踐為例/鄭宗訓
-
看見災難中的創傷——談兒盟失依家庭服務模式與悲傷復原力推廣/施靜芳、陳至心、何明穎
-
災難重建資源運用的居民參與——政治生態與社區復原力觀點/曾華源、蘇健華
-
韌性和復原力——從災難社工到部落發展與災後重建/黃盈豪
-
災害與社會工作教育——教學現場的實踐、反思與展望/謝祿宜
-
鄉村社區中高齡者之脆弱性與臨災行為/林貝珊、陳怡君、劉玉祥
-
COVID-19防疫期間原鄉地區社工員投入防疫的經驗整理——以基督教芥菜種會為例/全國成、譚佳音
-
疫情停課期「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日托照顧服務因應調整與成效評估——以家扶基金會為例/黃瀞瑩、陳乘斌
-
災難型事件的犯罪被害人保護服務實務——以太魯閣列車事故為例/尤仁傑
-
-
一般論著
-
關係為本的社會教育學理念實踐——安置機構心智障礙青年的自我效能培育/潘盈儒
-
COVID-19疫情下中高齡女性的處境與福利支持/姜貞吟、洪惠芬、張菁芬、郭惠瑜
-
成年監護(輔助)個案處遇服務——以高雄市為例/吳肇元、張文彬
-
營造友善失智居住環境以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之研究/簡鴻儒
-
協力教學——阿朴「新」娘家的實踐/黃彥宜、賴怡璇、林冠惟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