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封面故事】
步步驚心 找回行人路權
今年5月,台南一名三歲女童隨媽媽在綠燈時走斑馬線過馬路,不幸遭轉彎車衝撞身亡,一條無辜小生命的犧牲,以及接連的行人傷亡事故,引發了民眾的怒火,要求重新檢討台灣的人行環境。
相對於過去以車為主的用路思維,「人本交通」早已是國際趨勢,想的是如何透過道路設計與政策等方式抑制車速,或是直接抑制汽車上路,以減少擁堵及汙染,並還給行人一條安全的路。
封面故事〈逃出行人地獄〉透過日本、英國、瑞典、法國的視角,看國際如何透過教育、道路規劃、科技與政策,守護行人安全;而在「開車天堂」美國,對於建築物甚至還有停車位不得太少的規定,然而車本主義帶來的惡果,讓許多城市決心改變。
科技能載舟也能覆舟。舊金山今年8月放行全境24小時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自駕車對道路安全的影響,開啟了社會正反論辯的聲浪;而力拚在明年巴黎奧運展開接駁服務的空中計程車,未來真能另闢蹊徑,成為壅塞道路的解方嗎?
步步驚心 找回行人路權
今年5月,台南一名三歲女童隨媽媽在綠燈時走斑馬線過馬路,不幸遭轉彎車衝撞身亡,一條無辜小生命的犧牲,以及接連的行人傷亡事故,引發了民眾的怒火,要求重新檢討台灣的人行環境。
相對於過去以車為主的用路思維,「人本交通」早已是國際趨勢,想的是如何透過道路設計與政策等方式抑制車速,或是直接抑制汽車上路,以減少擁堵及汙染,並還給行人一條安全的路。
封面故事〈逃出行人地獄〉透過日本、英國、瑞典、法國的視角,看國際如何透過教育、道路規劃、科技與政策,守護行人安全;而在「開車天堂」美國,對於建築物甚至還有停車位不得太少的規定,然而車本主義帶來的惡果,讓許多城市決心改變。
科技能載舟也能覆舟。舊金山今年8月放行全境24小時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自駕車對道路安全的影響,開啟了社會正反論辯的聲浪;而力拚在明年巴黎奧運展開接駁服務的空中計程車,未來真能另闢蹊徑,成為壅塞道路的解方嗎?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