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出版日期
2023/11/0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675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翡翠之地、生命之島
儘管獨立之路血淚交織
唱詠克爾特的詩歌卻永不止息

──本書特色──
§「英」、「愛」歷史
從諾曼文化到獨立戰爭,剖析英格蘭與愛爾蘭的歷史淵源。

§北愛爾蘭議題
說明北愛爾蘭設立的前因後果,帶領讀者一探北愛爾蘭議題的歷史緣由。

§最新增補
新增近年愛爾蘭大事,如大英脫歐後的愛爾蘭、新冠疫情下的變動,以及女權和教會重大事件。

愛爾蘭與臺灣皆為海島國家,前者環大西洋而立,後者鄰於太平洋,也因其優良的地理位置,吸引諸多民族到訪、開墾,抑或統治。十八世紀末的愛爾蘭向英格蘭爭取議會民主,其情景與日治時期的臺灣有幾分相似,皆為自由而奮鬥,但其歷史卻鮮為人知。因此,本書以愛爾蘭歷史為核心,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建構愛爾蘭,期盼讀者能輕鬆閱讀愛爾蘭的歷史,並一同悠遊於「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愛爾蘭?英格蘭?──你我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同樣位於不列顛群島,相較於曾擁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格蘭,愛爾蘭彷彿隱匿於其光輝之下,較少人熟知。事實上,愛爾蘭擁有古老的克爾特文化、歐漢文字,或世界著名的聖派崔克節、《格列佛遊記》。其中,位於首都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更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

▋「英」、「愛」情節──英格蘭與愛爾蘭的歷史淵源
得益於地理位置,愛爾蘭吸引周遭民族「到訪」,其中又以十二世紀諾曼人所建之安茹王室,開啟了英格蘭與愛爾蘭往後八百餘年的糾葛。在時間推演下,兩者因宗教問題而紛爭不斷;承襲古老克爾特文化的愛爾蘭,也在盎格魯薩克遜(即英格蘭)的壓迫下,逐漸失去自身的文化、語言。但愛爾蘭人並未因此退縮,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愛爾蘭起而捍衛自身權益,卻遇上慘痛悲劇──愛爾蘭大饑饉。

▋愛爾蘭裔竟占美國人口的12%?──起源於愛爾蘭大饑饉的人口外移
在美國,愛爾蘭裔占有12%的人口,甚至美國總統拜登也是愛爾蘭裔美國人!而這一切的起源,要從十九世紀的愛爾蘭大饑饉說起。
在人民普遍貧窮的情形下,馬鈴薯成為愛爾蘭人的主食,但突如其來的馬鈴薯病害,造成愛爾蘭的糧食嚴重不足,再加上傳染病的盛行,陷入絕境的愛爾蘭人只能選擇遠赴他鄉、孤注一擲。如今,愛爾蘭國內人口約有五百萬人,卻有七千餘萬的愛爾蘭後裔分布於世界各地!

▋血淚交織的荊棘路──愛爾蘭的獨立之路
儘管大饑饉帶給愛爾蘭巨大傷痛,卻無法澆熄刻印在民族血脈中追尋自由的熱情。在自治運動的努力下,愛爾蘭成功取得自治權,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一再拖延。眼見諸多愛爾蘭人民戰亡歐陸,愛爾蘭發起武裝行動「復活節起事」,並成立國會、展開獨立戰爭,成功建立「愛爾蘭共和國」,而信奉英格蘭國教派的北方六郡則留於大英,為「北愛爾蘭」。

▋詩人與歌者的國度──樂觀擁抱世界的愛爾蘭
大饑饉迫使愛爾蘭人民離鄉背井,本以為獨立後能休養生息,卻又遭逢二次大戰、石油危機、房市泡沫化等問題。愛爾蘭人以樂觀與勇氣面對各種橫逆,又或是化悲傷為詩歌,於字裡行間道盡哀愁、紓解憂慮,向世人展現愛爾蘭堅強的韌性。邀請對愛爾蘭有興趣的您,一同徜徉於「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作者簡介:
周惠民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德國弗萊堡大學歷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近年來研究主題包括中德關係史、德國史及飲食文化史,並主持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退休後,於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著作包括Taiwan Unter Japanischer Kolonialherrschaft(《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等書。
  • 增訂二版序
  • 自 序
  • 第I篇 從古代到中世紀
    • 導 論
    • 第一章 克爾特人
      • 第一節 克爾特文化
      • 第二節 克爾特與羅馬
    • 第二章 早期愛爾蘭
      • 第一節 地理環境
      • 第二節 史前愛爾蘭
      • 第三節 青銅器時期
      • 第四節 基督教的興起及傳播
      • 第五節 維京人
    • 第三章 諾曼時期
      • 第一節 諾曼地王室
      • 第二節 愛爾蘭的情況
      • 第三節 諾曼人攻打愛爾蘭
      • 第四節 英法戰爭與愛爾蘭
      • 第五節 諾曼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 第四章 中古後期的發展
      • 第一節 愛爾蘭的海外傳教活動
      • 第二節 十三世紀的愛爾蘭
      • 第三節 動盪的十四世紀
      • 第四節 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的愛爾蘭
    • 第五章 從玫瑰戰爭到宗教分裂
      • 第一節 玫瑰戰爭
      • 第二節 愛爾蘭的發展
      • 第三節 宗教分裂
      • 第四節 十六世紀後半葉的英、愛衝突
  • 第II篇 近代、現代時期
    • 第六章 十七世紀的愛爾蘭
      • 第一節 殖民活動與宗教問題
      • 第二節 克倫威爾與愛爾蘭
      • 第三節 詹姆士二世與愛爾蘭
    • 第七章 十八世紀愛爾蘭的政治發展
      • 第一節 〈權利法案〉及其影響
      • 第二節 英、蘇合併後對愛爾蘭的影響
      • 第三節 拿破崙戰爭後的愛爾蘭
    • 第八章 愛爾蘭大饑饉
      • 第一節 饑饉發生的背景
      • 第二節 馬鈴薯病害與饑饉
  • 第III篇 共和國的成立
    • 第九章 愛爾蘭自治運動
      • 第一節 青年愛爾蘭運動
      • 第二節 自治同盟與愛爾蘭國會黨
    • 第十章 愛爾蘭獨立戰爭
      • 第一節 自治法案
      • 第二節 持續衝突
    • 第十一章 從自由邦到共和國
      • 第一節 內戰爆發
      • 第二節 經濟恐慌後的愛爾蘭
      • 第三節 愛爾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十二章 北愛爾蘭的發展
      • 第一節 奧倫奇會
      • 第二節 1980年以前
      • 第三節 1980年以後
    • 第十三章 戰後愛爾蘭發展
      • 第一節 共和國與共和軍
      • 第二節 經濟、人口與社會變化
      • 第三節 政府組織
      • 第四節 愛爾蘭文化
      • 第五節 結 語
  • 附 錄
    • 大事年表
    •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