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如果法律沒有說,公民就不能去做,
那麼,自由就將不復存在──
因為我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沒有法律根據。
為什麼法官袍是黑色?
為什麼正義女神蒙著雙眼?
為什麼英美盛行陪審團制度?
▎關於刑訊心理學
──刑訊存在的根苗就在制度和人心
美國學者羅伊‧鮑麥斯特說:「人類受難時,魔鬼就會發笑。」
不過,我想面對刑訊,魔鬼一定不會再笑。
刑訊太多了,要是每一起都笑一笑,再厚的臉皮都得痙攣。
刑訊為何如此盛行,許多論者不約而同羅列了各種原因,
其實,刑訊盛行的原因不過是──
約束偵查人員的相應制度沒有建立或者不夠健全罷了。
拷問者不會說應該招供什麼(因為他們自認為希望得知真相),
但是在得到一份令人滿意的供詞之前,他們不會停止拷打。
受害者最終試著去猜測拷問者需要什麼樣的假供詞,
然後開始虛構各種罪行,拷問者將其忠實記錄下來⋯⋯
「如果你的敵人是撒旦,就不要再去顧慮一般的規則。」
刑訊者往往把被刑訊的受害者視為罪有應得,
甚至不把他們看作與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正常人際關係的人。
也許,我們有必要記住──
為了崇高的目的而訴諸惡的手段,
它往往帶來更多的惡,而不是善。
▎關於被告人衣著
──適當穿著是「無罪推定」的一種表徵
被告人衣服穿得讓人一眼看去像個罪犯,
對於職業法官和非職業法官都會造成暗示作用,
那就是──被告人有罪!
既然被告人受無罪推定原則的保護,
就沒有理由讓他在法庭上帶上罪犯的「符號」。
因此,被告人出庭可以西裝革履,可以手執《聖經》,
法庭上這些外在的表現,與無罪推定的內在精神相契合。
被告人在法庭上穿什麼,
彰顯一個國家的司法文明。
▎關於對抗制訴訟
──僅一個手勢,損失九萬五千美元
美國一名家庭主婦被轎車撞傷,她求償十萬美元,
內科醫師支持此說法,因為事故發生後是由他診治的。
當他順利提供完證詞走下證人席,經過原告及其律師身邊時,
他亮出了勝利的V字形手勢,這是最初也是唯一的一個錯誤,
但,卻是代價昂貴的錯誤──
陪審團看到了這個手勢,他們認為這位醫生是偏袒一方的,
其證詞不可完全信賴,於是最終裁決只賠償那位婦女五千美元。
這是依法律的正當程序審理的案件,
陪審團的表現無可指責:
他有權根據庭審中形成的心證作出裁決,
儘管心證可能因無必然關聯的小細節影響而有所偏頗。
──這就是對抗制訴訟!
這一訴訟模式的突出特點:
當你踩響地雷時,竟會渾然不知。
如今,英美式的對抗制訴訟模式使不少人為之傾倒,
但我們不妨記住日本學者的忠告──
從犯罪現場到監獄之間,有著許多岌岌可危的橋,
有時人會墜落於水中,美國就處在這危險的境地之中。
★本書為隨筆集,書中配有作者親筆插畫,妙語橫生,引人深思。
那麼,自由就將不復存在──
因為我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沒有法律根據。
為什麼法官袍是黑色?
為什麼正義女神蒙著雙眼?
為什麼英美盛行陪審團制度?
▎關於刑訊心理學
──刑訊存在的根苗就在制度和人心
美國學者羅伊‧鮑麥斯特說:「人類受難時,魔鬼就會發笑。」
不過,我想面對刑訊,魔鬼一定不會再笑。
刑訊太多了,要是每一起都笑一笑,再厚的臉皮都得痙攣。
刑訊為何如此盛行,許多論者不約而同羅列了各種原因,
其實,刑訊盛行的原因不過是──
約束偵查人員的相應制度沒有建立或者不夠健全罷了。
拷問者不會說應該招供什麼(因為他們自認為希望得知真相),
但是在得到一份令人滿意的供詞之前,他們不會停止拷打。
受害者最終試著去猜測拷問者需要什麼樣的假供詞,
然後開始虛構各種罪行,拷問者將其忠實記錄下來⋯⋯
「如果你的敵人是撒旦,就不要再去顧慮一般的規則。」
刑訊者往往把被刑訊的受害者視為罪有應得,
甚至不把他們看作與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正常人際關係的人。
也許,我們有必要記住──
為了崇高的目的而訴諸惡的手段,
它往往帶來更多的惡,而不是善。
▎關於被告人衣著
──適當穿著是「無罪推定」的一種表徵
被告人衣服穿得讓人一眼看去像個罪犯,
對於職業法官和非職業法官都會造成暗示作用,
那就是──被告人有罪!
既然被告人受無罪推定原則的保護,
就沒有理由讓他在法庭上帶上罪犯的「符號」。
因此,被告人出庭可以西裝革履,可以手執《聖經》,
法庭上這些外在的表現,與無罪推定的內在精神相契合。
被告人在法庭上穿什麼,
彰顯一個國家的司法文明。
▎關於對抗制訴訟
──僅一個手勢,損失九萬五千美元
美國一名家庭主婦被轎車撞傷,她求償十萬美元,
內科醫師支持此說法,因為事故發生後是由他診治的。
當他順利提供完證詞走下證人席,經過原告及其律師身邊時,
他亮出了勝利的V字形手勢,這是最初也是唯一的一個錯誤,
但,卻是代價昂貴的錯誤──
陪審團看到了這個手勢,他們認為這位醫生是偏袒一方的,
其證詞不可完全信賴,於是最終裁決只賠償那位婦女五千美元。
這是依法律的正當程序審理的案件,
陪審團的表現無可指責:
他有權根據庭審中形成的心證作出裁決,
儘管心證可能因無必然關聯的小細節影響而有所偏頗。
──這就是對抗制訴訟!
這一訴訟模式的突出特點:
當你踩響地雷時,竟會渾然不知。
如今,英美式的對抗制訴訟模式使不少人為之傾倒,
但我們不妨記住日本學者的忠告──
從犯罪現場到監獄之間,有著許多岌岌可危的橋,
有時人會墜落於水中,美國就處在這危險的境地之中。
★本書為隨筆集,書中配有作者親筆插畫,妙語橫生,引人深思。
- 序
-
第一章 正義的圖騰
-
司法的意象
-
泰美斯的眼睛
-
聽聽曹劌怎麼說
-
[原文]
-
-
智慧不遺傳
-
百代皆行秦政制
-
法官對抗國王
-
司法統制的假期
-
[原文]
-
-
老袁都懼它三分
-
彼拉多式司法
-
國情也分好歹
-
新威權主義的法制
-
-
第二章 站起來的我們
-
喪鐘為誰而鳴
-
[原詩]
-
-
公民學
-
法律沒有說
-
無罪推定濫觴於中國嗎?
-
跪還是不跪,這是個問題
-
主宰與敬畏
-
點名撞見「鬼」
-
刑訊心理學
-
公堂上,穿著細事也莫等閒看
-
我們還用「竄至」行文嗎?
-
閒讀妙判
-
揭示裁判者的心證形成過程
-
闡明裁判依據的法律規定
-
判決書的個性與文采
-
-
法治不在線
-
-
第三章 拉著古人聊聊天
-
追念李離
-
石奢的選擇
-
李斯來信
-
酷吏的終局
-
戴胄的失信論
-
《申報》與楊乃武案
-
歷史的裸臉
-
難啟歡顏的勝利
-
只要文字還活著
-
-
-
第四章 巴掌大的一塊青天
-
誰有權利寬恕兇手
-
沉默是金
-
社會正義的「活人祭」
-
面子、心態與法律的尊嚴
-
等不來的果陀
-
不自願豈可得乎
-
尷尬的「福爾摩斯」
-
-
第五章 活人的司法
-
司法四病
-
謀殺好法官的六大方法
-
一曰根除法
-
二曰洗腦法
-
三曰利誘法
-
四曰埋沒法(劣幣驅逐良幣法)
-
五曰架空法
-
六曰低薪法
-
-
黑色的法袍,緘默的法官
-
活到這年紀沒有一個汙點
-
法官該分等級嗎?
-
誰動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
伽利略與知識等級制
-
檢察官,你可以做得更好
-
為什麼沒有明星檢察官
-
躺著都能把官司打贏
-
公訴語言為何缺乏魅力
-
檢察官的修養與態度
-
-
「怨偶」意識
-
行賄者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
縱然一夜風吹去
-
-
第六章 卻疑春色在鄰家
-
刑事法庭內的壁畫
-
從案件名稱看訴訟對抗性
-
代價昂貴的手勢
-
會錯意的一幕
-
龐德的忠告
-
家.城堡.垃圾箱
-
電視觀眾看得見的正義
-
安斯蒂與「貪汙巴士」
-
法院門前的掮客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