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1):空間篇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0826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文史作家 陸傳傑 暢銷代表作
按空間分布,由北到南,從西到東
將地名當作一把解開歷史謎團的鑰匙
解開時光堆疊形成的誤解,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我希望不只是資料性的堆砌,而是把以往老生常談的地名源流,融入自己的感情經歷,以此打動讀者。」──陸傳傑

  •「正港ㄟ」台灣是指哪裡?
  •昔日台北城有個「小東京」在哪裡?
  •台灣有兩百多個以「竹圍」命名的地方?
  •澎湖「媽宮」為什麼改名為「馬公」?
  •基隆有五堵、六堵、七堵與八堵,四堵、三堵、二堵和頭堵到哪兒去了呢?

  地名是人類活動的歷史產物,是地方居民因應地理環境因素,以及融合語言、歷史與風俗所創造出來的文化結晶。台灣融合豐富的族群文化,包含原住民、閩南、客家、日本甚至是歐洲人都曾在這片土地留下足跡,共同交織出許多獨特且豐富的地名文化。

  本書透過豐富的的史料與古地圖,加上大量田野調查結果,層層剖析、剝絲剝繭,挖掘出許多老地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替訛誤的地名舊說提出全新觀點。在地名與各種族群文化典故、地形證據的精采推理辯證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地名資料的重建與整理而已,更是亟欲被大眾重新認知的文化記憶,以最有骨肉血淚的面貌,展現在你我眼前。
  • 封面
  • 代序 渴望一個屬於自己的地名
  • 宜蘭
    • 阿里史,跨越中央山脈的平埔地名
    • 蛤仔難.噶瑪蘭.宜蘭
    • 城、結、圍、鬮構成蘭陽平原上的點、線、面
  • 基隆
    • 千里達,十七世紀初的基隆港
    • 雞籠山、雞籠嶼、雞籠、基隆
    • 八堵、七堵、六堵、五堵在基隆,四堵、三堵、二堵、頭堵哪裡去了?
  • 臺北
    • 一六五四年,大臺北地名的起點
    • 三重埔,臺北盆地最年輕的地方
    • 如果臺北改名凱達格蘭
    • 六條通,臺北城內的小東京
  • 桃園
    • 中壢,一個地名的華麗轉身
    • 曾為桃園首善,南崁為何沒落?
    • 客家「屋」與福佬「厝」
  • 新竹
    • 竹塹和竹子有關嗎?
  • 苗栗
    • 巃、嵙、峎、排,客家地名探源
  • 嘉義
    • 嘉義市改名爽文市?
    • 番婆,一個族群的墓誌銘
  • 南投
    • 水沙連,臺灣最後的香格里拉
    • 埔里,平埔地名大集合
  • 雲林
    • 柴裡,斗六的前世今生
    • 誰是莫里遜? Mt.Morrison在那裡?
  • 臺南
    • 「它」從海上來,府城老古石街的身世之謎
    • 「正港ㄟ」臺灣在這裡
    • 新營、柳營、林鳳營:一段無關鮮奶的地名史
    • 「境」,神明的轄區,臺灣社會最核心的結構
    • 鯤鯓,臺南海岸線上的鯨群
  • 高雄
    • 打狗;高雄VS.艋舺;萬華,同樣是改名卻是兩種結局
    • 龍泉,一個曾經令新兵戰慄的地名
  • 屏東
    • 不在鳳山的鳳山八社
    • 六堆,比行政區更有效率的自治體系
  • 臺東
    • 4.5k,是地名不是薪水
  • 花蓮
    • 花蓮,沒有原住民地名的原住民大縣
    • 日本移民村改變花蓮的地名面貌
  • 澎湖
    • 媽宮改馬公,是日本人的忌諱作祟?
    • 「垵」是碗狀,還是鞍形?
  • 其他
    • 「車埕」為什麼大都在城門外?
    • 蔗廍;天下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 「竹圍」為什麼比「木柵」、「土城」多得多?
    • 泉州厝、海豐寮;來自故鄉的印記
  • 版權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