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结合多学科相关理论,特别是社会学与符号学理论,对法律信任的基本原理与运作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全面展示法律信任在心理、行为与制度上的特殊性。法律信任是理性与情感的有机结合,以其特殊的逻辑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面对早已脱离直觉认知的抽象法律系统时的不可避免的无知。人们只有信任法律,才不至于对法律系统的内在风险过于担忧与焦虑,在法律系统的固有风险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仍能愿意与法律进行有条件的合作,由此法治才能获得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不同于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法律信任或司法公信力所做的带有强烈理性主义色彩的研究,本书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将法律信任中的理性与情感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对法律信任的内外结构做出更准确、更自洽的理论解释,以期为解决当下的法律信任危机提供更加务实的建议。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信任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信任的概念
-
第二节 信任的谨慎性与盲目性
-
第三节 信任与不信任
-
-
第二章 法律信任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法律系统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二节 守法的理性解释与信仰解释及两者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信任对于法治的意义
-
-
第三章 法律信任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法律信任的认知特征:有限推理与冒险意识
-
第二节 法律信任的运作特征:潜在性与敏感性
-
-
第四章 法律信任的制度前提:法律系统的自治性
-
第一节 法律系统自治性的实质体现
-
第二节 法律系统自治性的符号体现
-
-
第五章 法律信任的形象条件:法律系统的印象管理艺术
-
第一节 法律信任中的印象管理艺术
-
第二节 法律职业外在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法律过程外在形象的塑造
-
-
第六章 法律信任的意识形态基础:法条主义
-
第一节 通过法律的普遍信任
-
第二节 法条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对法律意义的象征性稳定化
-
第三节 法条主义的风险掩饰技术: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象征性隔离
-
-
第七章 法律信任的生理基础:物理暴力及其符号功能
-
第一节 物理暴力与法律之间的共生关系
-
第二节 物理暴力作为法律信任的普遍符号基础
-
-
第八章 法律信任的稳定机制:制度化不信任
-
第一节 法律信任建构的反向逻辑:制度化不信任
-
第二节 制度化不信任对法律信任的稳定化
-
第三节 法律领域中制度化不信任的结构层次
-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1646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