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球2.0淨零革命:氣候緊急時代的永續之路:綠色經濟、韌性調適

出版日期
2023/1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543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20 ppm,
全球升溫約1.1°C~1.2°C的現在,
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
挑戰與機會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需要採取快速有效的氣候行動!
面對氣候緊急時代,世界各國終於定調:以2050年達到全球淨零排放為目標。相較於10年或20年前,科學共識、政治決心、資本市場都更能夠支持我們規劃與執行任何減緩或調適作為。
氣候變遷的特性就是「全面性」,沒有人是局外人。減緩與調適是正視地球氣候失調的兩大行動總綱,採取減緩作為可以避免氣候變遷發生或惡化,力求減少碳排放是關鍵;同時,提升具備風險管理思維的韌性調適,將有助於儘早回復到原先的生活狀態,讓長期風險降得更低。為了不讓淨零排放目標失敗,建議廣納各世代、族群與不同屬性的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與想法,讓氣候解決方案更具創意、更與時俱進、更能落實。
本書作者台師大環教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長期深耕鑽研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等議題,是第一線的環境教育者,也曾在政府核心部門參與氣候政策規劃,透徹瞭解來龍去脈,因此他坦言:想要在2030年到2050年降到零碳排放,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與行動,加上企業的響應與轉型之外,還必須要有現在還不存在或不成熟的創新技術或機制,打破舊思維的顛覆式創新,例如能源使用型態與模式的完全改變、運輸與運具搭配的全新模式、網路概念的跨代、農業與食物的智慧化,甚至國家與區域界限的重新框架……,就會看見不一樣的機會。
此外,我們需要隨時自我檢視與反思,科學共識是否遭受一些利益團體的刻意破壞、政治決心是否淪為口號而無法實踐、資本市場扭曲調適資金需求的狀況是否持續?國際、國家、地方、社區各層次的調適工作都需要有效,且是正面的效果,才能累積加成為全球的整體績效。
希望控制全球升溫不超過1.5C°,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若這門檻未能守住,下一個「終極門檻」就是升溫2°C。這一切關係著是否我們會進入「地球2.0」?!機會之窗正在快速關閉中。
【永續推薦】
沈慶芳 臻鼎科技集團董事長
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邱祈榮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學會理事長
許乃文 CIP臺灣區董事總經理
程淑芬 國泰金控投資長
黃正忠 KPMG安侯永續董事總經理
彭啟明 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
葛望平 歐萊德國際創辦人暨董事長
蔡玲儀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
  • 推薦序
    • 落實淨零碳排形塑綠色未來/沈慶芳
    • 引領我們全面且深入地探索氣候變遷課題/林華慶
    • 照亮淨零革命前景/邱祈榮
    • 地球淨零永不嫌遲、更不嫌少/許乃文
    • 永續與環境教育先行者/程淑芬
    • 一次系統性掌握淨零革命的全貌/黃正忠
    • 綠色轉型中充滿新機會/彭啟明
    • 成為綠色永續的領導先鋒/葛望平
    • 齊心採取氣候行動與淨零轉型/蔡玲儀
  • 作者序 在變與不變之間
  • 第1章 暖化加劇!地球生態系陷入緊急狀態
    • 1-1 地球我們的家
      • 1-1-1 從宇宙看地球
      • 1-1-2 極端天氣更極端
      • 1-1-3 全面生態危機
      • 1-1-4 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帶來全面衝擊
    • 1-2 加速暖化:列車駛向何方
      • 1-2-1 AR6:聯合國的直接示警
      • 1-2-2 暖化加速度:氣候系統的正回饋效應
      • 1-2-3 臨界點的多重風險
      • 1-2-4 以終為始:以後的世界長什麼樣?
    • 1-3 創造我們自己的機會
      • 1-3-1 科學家的警告與勸世
      • 1-3-2 拯救全球的技術路線圖
      • 1-3-3 一場全面變革
      • 1-3-4 撤離地球的B計畫:Plan B or Planet B
  • 第2章 世界警鐘大響:國際到在地的翻轉與雜訊
    • 2-1 出來面對:告訴虛偽的大人們!
      • 2-1-1 Z世代的末日感
      • 2-1-2 氣候公民運動風起雲湧
    • 2-2 氣候談判是一場權力遊戲
      • 2-2-1 從巴黎協定到格拉斯哥氣候協議
      • 2-2-2 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浪潮
      • 2-2-3 少數人的聲音不該忽視
    • 2-3 抗拒改變的逆流
      • 2-3-1 碳鎖定:化石燃料的誘惑
      • 2-3-2 氣候變遷否定論者
      • 2-3-3 消費文化與認知失調
    • 2-4 認識臺灣的能源處境
      • 2-4-1 臺灣的能源來自何方?
      • 2-4-2 搭上淨零排放的上升氣流
      • 2-4-3 邁向新紀元:氣候變遷因應法
      • 2-4-4 迎戰氣候變遷衝擊
  • 第3章 低碳轉型:企業引領的氣候友善永續之路
    • 3-1 資本往哪走
      • 3-1-1 綠色經濟改變市場規則
      • 3-1-2 化石燃料的撤資浪潮
      • 3-1-3 綠能投資新方向
    • 3-2 企業的永續轉型已成定局
      • 3-2-1 氣候為企業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 3-2-2 做好資訊揭露
      • 3-2-3 以淨零承諾為始
      • 3-2-4 永續創新的商業模式
      • 3-2-5 技術驅動創新
      • 3-2-6 食物與氣候息息相關
      • 3-2-7 值得參考的企業作為
  • 第4章 人類積極求生:具備風險管理思維的韌性調適
    • 4-1 別無選擇:面對已經暖化的世界
      • 4-1-1 氣候變遷改寫了我們的未來
      • 4-1-2 氣候衝擊與風險
      • 4-1-3 最基本的最重要:氣候變遷調適的基本內涵
      • 4-1-4 氣候治理:調適的發展歷史與典範轉移
    • 4-2 韌性調適:自然、氣候與人
      • 4-2-1 連結人與自然的調適作為
      • 4-2-2 調適的機會與挑戰
      • 4-2-3 成為氣候行動者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