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只要找回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所是,並以神聖陰性為本質的自傲之姿……我們一定能夠破除所有障礙,開創新局。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千面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克為榮格取向的治療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驗,於是這本專門探索女性內在成長的《女英雄的旅程》便誕生了。
自1990初版以來,本書已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這性別平權、#Me Too運動逐漸受重視的年代,《女英雄的旅程》三十週年版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省視女性的處境。
在男性價值觀當道的社會,女性總會不自覺追求被設定的主流標準。然而,無論是模仿男性般的成功典範,或是刻板的妖豔形象,都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疲於奔命的女性因此進入了黑暗,轉而踏上尋訪陰性本質的自性之旅。
作者透過神話、童話、女神象徵與個案、自身經驗,闡述女英雄自性之旅的十階段。女英雄的旅程從背棄陰性價值出發,經歷挫折、覺醒,最終突破陰陽二元的限制,可說是始於追求陽性,卻完滿於與陰性和解。
作者也強調,十階段並非直線進行,每個女人的旅程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單一的女英雄成長模式可套在所有女人身上——這提醒了我們,無論正處在哪一個階段,都應仔細聽從內在的聲音,覺察、歷險,並重生為一個獨一無二且完滿的自己。
本書特色
◤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出女性才能走出的一條路!
這是一本受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所啟發的著作,但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出女性才能走出的一條路。本書探究並爬梳女性在生命中尋求個體完整性的歷程。全書從文化迷思、童話故事等象徵符號為例,闡述文化中亟需女性價值的實踐。
◤本書為30週年版。以回顧,也以全新的角度,重啟身為女性的意義與價值之思考。
時至2022年的今日,女性在文化上、社會上的位置和30年前是否有了變化?其中的變化又是什麼?女性從古至今所經歷的旅程、從女性於神話故事、神話象徵的角色,至當代女性的工作、生活與家庭日常,本書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是一本以心理學角度來說,不容錯過的女性成長史!
◤關注性別議題的男女讀者都能因閱讀本書,產生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
透過閱讀本書的女性成長史,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什麼省思與啟發?我們又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只要是關心人性的你我,都能藉由閱讀本書,產生進一步的反思與討論。
◤貼近近年來女性的相關議題,以榮格觀點切入、最完整的女性成長探索之旅。
本書與近年來女性相關議題的出版品相輔相成,包括《82年生的金智英》、《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等書,可見這些母女間的糾結、社會對女性的刻板期望等等現象,是一直都有的。《女英雄的旅程》不僅關乎男性、女性,也關乎身為人的自性之旅,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本書必能帶來許多啟發。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千面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克為榮格取向的治療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驗,於是這本專門探索女性內在成長的《女英雄的旅程》便誕生了。
自1990初版以來,本書已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這性別平權、#Me Too運動逐漸受重視的年代,《女英雄的旅程》三十週年版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省視女性的處境。
在男性價值觀當道的社會,女性總會不自覺追求被設定的主流標準。然而,無論是模仿男性般的成功典範,或是刻板的妖豔形象,都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疲於奔命的女性因此進入了黑暗,轉而踏上尋訪陰性本質的自性之旅。
作者透過神話、童話、女神象徵與個案、自身經驗,闡述女英雄自性之旅的十階段。女英雄的旅程從背棄陰性價值出發,經歷挫折、覺醒,最終突破陰陽二元的限制,可說是始於追求陽性,卻完滿於與陰性和解。
作者也強調,十階段並非直線進行,每個女人的旅程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單一的女英雄成長模式可套在所有女人身上——這提醒了我們,無論正處在哪一個階段,都應仔細聽從內在的聲音,覺察、歷險,並重生為一個獨一無二且完滿的自己。
本書特色
◤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出女性才能走出的一條路!
這是一本受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所啟發的著作,但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出女性才能走出的一條路。本書探究並爬梳女性在生命中尋求個體完整性的歷程。全書從文化迷思、童話故事等象徵符號為例,闡述文化中亟需女性價值的實踐。
◤本書為30週年版。以回顧,也以全新的角度,重啟身為女性的意義與價值之思考。
時至2022年的今日,女性在文化上、社會上的位置和30年前是否有了變化?其中的變化又是什麼?女性從古至今所經歷的旅程、從女性於神話故事、神話象徵的角色,至當代女性的工作、生活與家庭日常,本書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是一本以心理學角度來說,不容錯過的女性成長史!
◤關注性別議題的男女讀者都能因閱讀本書,產生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
透過閱讀本書的女性成長史,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什麼省思與啟發?我們又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只要是關心人性的你我,都能藉由閱讀本書,產生進一步的反思與討論。
◤貼近近年來女性的相關議題,以榮格觀點切入、最完整的女性成長探索之旅。
本書與近年來女性相關議題的出版品相輔相成,包括《82年生的金智英》、《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等書,可見這些母女間的糾結、社會對女性的刻板期望等等現象,是一直都有的。《女英雄的旅程》不僅關乎男性、女性,也關乎身為人的自性之旅,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本書必能帶來許多啟發。
- 封面
- 推薦序1 探索自身心靈的陰性面向
- 推薦序2 陰性之旅
- 推薦序3 女性,神奇的存在
- 推薦序4 尋求母親的女兒:女英雄之路的開端
- 引言
- 三十週年版前言
- 序言
-
第一章 與陰性本質斷絕了關係
-
摒棄陰性本質
-
旅程開始:擺脫母親
-
可怕的母親和負面的陰性本質
-
拋棄母親
-
離開好母親
-
抗拒女人的身體
-
被母親拋棄
-
-
第二章 認同陽性本質
-
父親的女兒
-
以父親為盟友
-
爹地的女兒:陰性本質被吞食
-
尋找父親:延攬盟友
-
有害的盟友
-
完美主義上癮
-
跟爹地玩遊戲時的潛規則
-
向父權社會舉牌示警
-
-
第三章 試煉之路
-
迎戰妖怪和惡龍
-
「依賴」的迷思
-
雙頭惡龍
-
「女人不如男人」的迷思
-
殺掉妖怪暴君
-
「浪漫愛情」的迷思
-
賽姬與艾洛斯
-
-
第四章 成就背後的真相
-
女超人的光環
-
對傳統完美女性形象的反動
-
最佳演員
-
「永遠不夠」的迷思
-
-
第五章 強大的女人能說不
-
受騙的感覺
-
靈性枯竭
-
被父親欺騙:伊菲吉奈雅
-
被上帝欺騙
-
在父權之下追求自性的女兒
-
女人說不之後,會怎樣?
-
說不──國王必須死去
-
-
第六章 啟蒙與下沉到女性上帝所在的深淵
-
女人的啟蒙
-
尋找不見了的肢體
-
經歷神祕啟蒙的母親/女兒
-
穀物女神
-
下降到地底最深處的伊娜娜
-
遇見黑暗母親
-
刻意忍受痛苦後返回
-
-
第七章 渴望重新連結於陰性本質
-
蛆蟲嬰兒
-
身與心的對立
-
女人的性慾
-
關於女人的身體,家人傳達了什麼訊息?
-
這是我的身體
-
心瓶上的瓶蓋
-
為疏離陰性本質而悲傷
-
蜘蛛奶奶
-
陰性本質的守護者面向
-
陰性本質的創造者面向:奧蓀和萬變女人
-
陶冶生命的容器
-
-
第八章 癒合母女之間的裂痕
-
沒有母親照顧的女兒們
-
母親是我們的命運
-
尋找生身母親
-
神聖的屬世生命
-
藉大自然和志同道合的團體獲得療癒
-
以祖母為嚮導
-
將神話推陳出新的女人
-
女性上帝意象的由來
-
夢中的黑皮膚女人
-
女人自己的語言
-
接納黑暗:收容瘋女人
-
復原陰性本質的力量
-
-
第九章 在心靈深處尋見有心的男人
-
復原受傷的陽性本質
-
失去連結能力的陽性本質
-
釋出女英雄氣概
-
聖婚
-
智慧的女人和有心的男人
-
陰性本質的療癒能力:希爾嘉德
-
夢見聖婚
-
-
第十章 超越二元對立
-
癒合陰性和陽性本質之間的裂痕
-
圓的世界觀
-
上帝的二元性
-
凱爾特人的基督教
-
以圓為生活模型
-
- 結論
- 致謝
- 參考書目
- 本書所引用的圖文版權所有者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