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族群身份與跨國網絡:馬來西亞砂拉越華人基督徒研究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76864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東南亞華人基督徒身處高度複雜的政治、社會與文化情境。馬來西亞是以馬來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華人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處於被動地位,基督教亦是少數派宗教,華人基督徒因此是被雙重邊緣化的群體。然而,華人基督徒群體不必然服從制度性安排,相反,他們積極回應現實困境,大力拓展主體性空間。本書聚焦於處在「邊緣」位置的馬來西亞砂拉越華人基督徒群體,動態地呈現在國家主導的伊斯蘭化背景下,他們如何保持其宗教信仰與族群身份,並拓展跨國網絡,進而理解這一邊緣群體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本書是在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接觸區理解華人,但絕非以此去思考「文化中國」的象徵世界。本書指出,以基督教為重要維繫手段的華人社會並非中華文化的海外「延續」,他們雖然身處「邊緣」,卻致力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中心」。
  • 總序
  •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 第二節 海外華人基督徒研究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第四節 本書結構
  • 第二章 砂拉越的歷史、族群與政治
    • 第一節 從殖民地到馬來西亞
    • 第二節 砂拉越華人概況
    • 第三節 多元族群與人口結構
    • 第四節 伊班族的社群、信仰與組織
  • 第三章 移民與設教
    • 第一節 移民墾荒
    • 第二節 基督徒社區的建立
    • 第三節 教會發展與組織架構
    • 第四節 沙巴設教
    • 第五節 澳洲設教
  • 第四章 伊斯蘭化背景下華人教會的焦慮
    • 第一節 體制化的伊斯蘭化
    •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伊斯蘭化
    • 第三節 華人教會的焦慮
  • 第五章 宣教、互動與道德
    • 第一節 伊班族的基督教化
    • 第二節 向原住民宣教
    • 第三節 華人的偏見與原住民的尊嚴
    • 第四節 互動、理解與道德反思
  • 第六章 跨國象徵符號
    • 第一節 黃乃裳:維新、拓荒與革命
    • 第二節 紀念黃公:打造跨國紐帶
    • 第三節 劉欽侯:利他主義精神的延續
    • 第四節 劉欽侯醫院的遺產化
    • 第五節 尋找劉欽侯
  • 第七章 文化記憶與歷史敘述
    • 第一節 從集體記憶到文化記憶
    • 第二節 開啟記憶潮
    • 第三節 建構回憶空間
    • 第四節 歷史書寫的機構化保障
    • 第五節 歷史敘述中的競爭與權力關係
    • 第六節 黃乃裳抑或富雅各
  • 第八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