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283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新媒體的誕生,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 鳴謝
  • 主編及編輯委員會名單
  • 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介紹
  • 序言: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 各篇文章簡介
  • 第一輯 創意寫作學科建設、跨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
    • 論廣播劇創作的發展潛力——兼論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課程中廣播劇創作的培訓/梁慕靈
    • 略說「中大文學地圖」(App)的設計構思及教學應用/黎必信
    • 大學創意寫作課程的限制和可能性——以樹仁大學「文學創作微課程」為例/何嘉俊
    • 香港大專中文課程的創意寫作教學實踐——從個人經驗出發/馬世豪
    • 香港中學、大學的新詩創作教育推廣與90後、00後年輕詩人/陳康濤
    • 大專院校創意寫作課程發展的檢討與展望——一個「斜槓族」寫作導師的觀點/黃納禧
    • 作為「靈感池」的創意寫作基礎教學——從創意寫作課程的戲劇與影視學本科教學談起/孫慧欣
  • 第二輯 創意寫作、文化產業與跨媒體創作
    • 以讀帶寫——跨媒體閱讀成果展示個案探討/吳美筠
    • 飲食.創作.社區——文學與文化結合的全民教育視野/蕭欣浩
    • 遊戲互動敘事中的創意寫作——以《俠盜獵車手5》與《巫師3》為例/邵棟
    • 跨媒體敘事初探——以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專題展覽為例/劉文英
    • 跨媒體的創意寫作——香港廣告文案寫作的教學策略/吳麗嬋
    • 文化產業中創意寫作的發展路徑/王美棋
  • 第三輯 創意寫作與中國古典文化新詮釋
    • 謂我識途馬,宜作知津告——何敬群《詩學纂要》創作論初探/陳煒舜
    • 從「中國悲劇意識」與「互文性」看〈孔雀東南飛〉及其電視劇集改編/梁德華
    • 從發現到命名——論古典遊記的創作模式/李洛旻
    • 從中國古典文化而來的創作資源————論「故事新編」的創意思維、創作規律及其在創意寫作學發展上的啟示/唐梓彬
    • 論《我的朋友孔丘》對孔子形象的創新塑造/陳曙光
    • 網路文學創作「初生代」與「類型融合」書寫——把君天作為方法的幾點思考/戰玉冰
    • 創意寫作視野下的「重述神話」——以李銳、蔣韻《人間:重述白蛇傳》為例/鄺文峯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