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論八卦:這不過是自己對他人產生興趣之後的自然過程。
★論性情:生活中亟需要區分原則與個人喜好之間的差別。
★論平凡:若是完全發揮其功用,那麼它就沒有不美的理由。
★論真誠:我們所說的話要真,而不是要說出內心所想的一切。
★論自憐:不僅是對勇氣的有害克制,也是對大千世界的侮辱。
跟隨本森教授來一趟屬於「哲學」與「思考」的深度旅行!
【西方版「還願」?談迷信怎麼導致人自我毀滅】
有些人習慣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去求神問卜、渴求上帝的支持,
對於生活細節也有著莫名的堅持,例如某些數字是不吉利的,
只要在周遭發現這些「禁忌」數字,他們就會變得異常恐慌……
►聽聽本森怎麼說
「這個世界上,總有神祕與可怕的事情讓人疑惑不解。但是,任由臆想的恐懼增添肩上的負重,折磨自己的思想,然後妄想以一些古怪或是毫無意義的儀式來獲得解脫,這些都是毫無必要的。」
【為消逝的生命哀慟不已,其實悲傷的是自己的未來】
你的生活中是否曾經與「死神」近距離接觸?
剛轉過某個路口,下一秒身後發出追撞巨響;
剛結束某國旅行,新聞播報當地發生規模X.X大地震;
剛走過某座老舊吊橋,沒多久繩索就應聲斷裂……
在感到驚魂未定的同時,不妨回憶下當下的心情——
你真的對「死亡」本身感到恐懼嗎?
抑或是「回想」的動作挑動了神經?
►聽聽本森怎麼說
「面對死亡,內心的簡靜,尋常的思想,湧上我的心間,不見任何傷感成分,也沒有戲劇化的轉折或是情感的渲染。也許,這本身就是情感的一種展現吧。但我卻覺得,情感時常是在反思之後才生發的。事實上,在歷經人生中最為緊急或是悲傷的時刻,人是根本不會意識到其本身是否緊急或悲傷的。」
【誰能夠定義「庸俗」二字,又有誰是絕對的超然自適?】
常聽到身邊的人評價:「這東西(這個人)好俗!」
可能源自社會默認的庸俗行為,也可能是某種迂腐的思想,
但更多時候,其實是粗野之人在為自己的「直言敢諫」沾沾自喜……
►聽聽本森怎麼說
「庸俗的本質,不在於自身真正的成功,而在於別人眼中的成功,不在於自己真正要比別人優秀多少,而在於看上去要比別人優秀,並非要獲得真正的偉大,而想著讓別人羨慕嫉妒自己那名不副實的偉大光環。但我們也可以說,那些更專注於工作本身,而不是虛名的人,可以排除在庸俗之外;而那些只希望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名聲的人,幾乎都難逃庸俗之列。」
〔本書特色〕
本書是英國知名散文家亞瑟.本森的思想精粹,旨為「哲學探索」,每一篇皆可獨立閱讀。作者擬定了各個待探討的議題,藉由某個事件作為開頭,一部分是本森的親身經歷,一部分則是他人的際遇,進而點出該章節的主旨,盼能引發大眾對生活、藝術、政治、心理等層面的沉思,與讀者產生共鳴。
★論性情:生活中亟需要區分原則與個人喜好之間的差別。
★論平凡:若是完全發揮其功用,那麼它就沒有不美的理由。
★論真誠:我們所說的話要真,而不是要說出內心所想的一切。
★論自憐:不僅是對勇氣的有害克制,也是對大千世界的侮辱。
跟隨本森教授來一趟屬於「哲學」與「思考」的深度旅行!
【西方版「還願」?談迷信怎麼導致人自我毀滅】
有些人習慣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去求神問卜、渴求上帝的支持,
對於生活細節也有著莫名的堅持,例如某些數字是不吉利的,
只要在周遭發現這些「禁忌」數字,他們就會變得異常恐慌……
►聽聽本森怎麼說
「這個世界上,總有神祕與可怕的事情讓人疑惑不解。但是,任由臆想的恐懼增添肩上的負重,折磨自己的思想,然後妄想以一些古怪或是毫無意義的儀式來獲得解脫,這些都是毫無必要的。」
【為消逝的生命哀慟不已,其實悲傷的是自己的未來】
你的生活中是否曾經與「死神」近距離接觸?
剛轉過某個路口,下一秒身後發出追撞巨響;
剛結束某國旅行,新聞播報當地發生規模X.X大地震;
剛走過某座老舊吊橋,沒多久繩索就應聲斷裂……
在感到驚魂未定的同時,不妨回憶下當下的心情——
你真的對「死亡」本身感到恐懼嗎?
抑或是「回想」的動作挑動了神經?
►聽聽本森怎麼說
「面對死亡,內心的簡靜,尋常的思想,湧上我的心間,不見任何傷感成分,也沒有戲劇化的轉折或是情感的渲染。也許,這本身就是情感的一種展現吧。但我卻覺得,情感時常是在反思之後才生發的。事實上,在歷經人生中最為緊急或是悲傷的時刻,人是根本不會意識到其本身是否緊急或悲傷的。」
【誰能夠定義「庸俗」二字,又有誰是絕對的超然自適?】
常聽到身邊的人評價:「這東西(這個人)好俗!」
可能源自社會默認的庸俗行為,也可能是某種迂腐的思想,
但更多時候,其實是粗野之人在為自己的「直言敢諫」沾沾自喜……
►聽聽本森怎麼說
「庸俗的本質,不在於自身真正的成功,而在於別人眼中的成功,不在於自己真正要比別人優秀多少,而在於看上去要比別人優秀,並非要獲得真正的偉大,而想著讓別人羨慕嫉妒自己那名不副實的偉大光環。但我們也可以說,那些更專注於工作本身,而不是虛名的人,可以排除在庸俗之外;而那些只希望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名聲的人,幾乎都難逃庸俗之列。」
〔本書特色〕
本書是英國知名散文家亞瑟.本森的思想精粹,旨為「哲學探索」,每一篇皆可獨立閱讀。作者擬定了各個待探討的議題,藉由某個事件作為開頭,一部分是本森的親身經歷,一部分則是他人的際遇,進而點出該章節的主旨,盼能引發大眾對生活、藝術、政治、心理等層面的沉思,與讀者產生共鳴。
- 前言
- 那時的英格蘭 (OLD ENGLAND)
- 秋天歸家的路 (AN AUTUMN LANDSCAPE)
- 隱士的救贖 (ST. GOVAN'S)
- 廢墟 (A RUINED HOUSE)
- 歲月的勝利 (ST. ANTHONY-IN-THE-FELLS)
- 古戰場上遇見的美好 (ANTIQUITIES AND AMENITIES)
- 阿丁頓 (ADDINGTON)
- 布倫特圓丘 (BRENT KNOLL)
- 首相,首先是一個人 (MR. GLADSTONE)
- 羅勃特·白朗寧 (ROBERT BROWNING)
- 紐曼 (NEWMAN)
- 凡人無法永恆? (ARCHIPPUS)
- 詩人的意義 (KEATS)
- 小狗羅迪 (RODDY)
- 死亡的模樣 (THE FACE OF DEATH)
- 冬蟲夏草 (THE AWETO)
- 我家的老保母 (THE OLD FAMILY NURSE)
- 國教牧師 (THE ANGLICAN CLERGY)
- 論必修的希臘語 (COMPULSORY GREEK)
- 論賭博 (GAMBLING)
- 讚美詩 (HYMNS)
- 牧師的布道 (PREACHERS AND PREACHING)
- 藝術與生活 (ART AND LIFE)
- 憐憫的分寸 (SYMPATHY)
- 論嫉妒 (JEALOUSY)
- 忠言逆耳 (HOME TRUTHS)
- 論迷信 (SUPERSTITION)
- 寫信有用嗎? (LETTER-WRITING)
- 庸俗就俗嗎? (VULGARITY)
- 真誠就真嗎? (SINCERITY)
- 論決心 (RESOLUTIONS)
- 只為向兒女吹牛 (BIOGRAPHY)
- 八卦怎麼了? (GOSSIP)
- 圓滑不易 (TACTFULNESS)
- 真我的風采 (ON FINDING ONE'S LEVEL)
- 內在的生活 (THE INNER LIFE)
- 朋友,你為何緘默了? (ON BEING SHOCKED)
- 平凡之美 (HOMELY BEAUTY)
- 淺談靈感 (BRAIN WAVES)
- 愛的寬恕 (FORGIVENESS)
- 自憐有用嗎? (SELF-PITY)
- 夜半鐘聲 (BELLS)
- 八哥只是一隻鳥? (STARLINGS)
- 銘言的真諦 (MOTTOES)
- 外面的世界 (ON BEING INTERRUPTED)
- 論民主 (DEMOCRACY)
- 心不在焉怎麼了 (ABSENT-MINDEDNESS)
- 平和的心 (PEACE)
- 談話的藝術 (CONVERSATION)
- 我就喜歡 (WORK AND PLAY)
- 愛玩是必須的 (LIVELINESS)
- 驕傲的罪與罰 (PRIDE)
- 寓言的淚水 (ALLEGORIES)
- 公開與隱私 (PUBLICITY AND PRIVACY)
- 人生的體驗 (EXPERIENCE)
- 心碎的解析 (RESIGNATION)
- 像風一樣自由 (THE WIND)
- 詩歌的功效 (THE USE OF POETRY)
- 止戰之殤 (WAR)
- 論交友 (ON MAKING FRIENDS)
- 年輕的一代 (THE YOUNGER GENERATION)
- 論閱讀 (READING)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