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科陶德藝術啟蒙課:威特爵士談如何欣賞名畫-表現主題×處理手法×專業術語×畫家名作,從西方繪畫發展歷程到畫派風格解說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27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世間實無凡俗或齷齪之物,
一切皆可透過藝術形式化為永恆。」

英國國家美術館和泰德美術館理事會理事羅伯特‧威特代表作;
全英藝術史系排名第一的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藝術啟蒙讀本!

•所謂畫家,賺的正是人類虛榮的錢?
人們都渴望憑畫家的技能或雕刻家的妙手將面容永存,
正因這項本能,才逐漸有「藝術家」這個職業的出現。
木乃伊棺槨上的肖像展現了每個時代人類的共同意願,
儘管以繪畫表現此意願的能力常常不盡人意……

•沒接到繪畫訂單,所以只好畫自己?
畫家常以自己或妻子、孩子作為模特兒進行創作。
有幾位畫家總以妻子作為模特兒來描畫聖母或聖女。
在無繪畫訂單的情況下,畫家往往只能畫自畫像
──這也許可以說明林布蘭為何畫了很多自畫像。

•除了彰顯虔誠,還能順便畫上自己?
有些畫家會在畫面中賦予自己確切的角色──
卡帕齊奧在宗教畫中將自己化身為莫森尼戈總督;
〈三智者來朝〉梅姆林把自己畫成向聖嬰跪拜的修士。

•一代巨匠的後繼者常常是一批庸才?
藝術發展的軌跡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藝術上不存在永不停歇的成長和輝煌的規律,
一個時期的燦爛之後必然出現一個時期的蕭索。

•看畫時總是興趣缺缺或有失望感?
並非因為我們未曾發現某個時代畫作的特質,
而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清楚每個時代的藝術成就,
因而無法識別這個時代藝術的優異之處。

【本書特色】
本書是啟蒙藝術圈外人欣賞世界名畫的佳作。作者如一位長者帶著不諳此道的家人在畫廊裡孜孜不倦地說著如何看畫,一點點拋出知識:西方繪畫的發展歷程及各個畫派,不經意間夾帶幾個術語,並以大師們的名畫舉例說明。難得的是碎碎念之間不乏雋語。本書於附錄整理了書中出現的術語並作了中英對照,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 前言
  • 譯者序
  • 引言
  • 第一章 個人觀點
  • 第二章 畫作日期的考量
  • 第三章 種族和國家的影響
  • 第四章 畫派
  • 第五章 畫家
  • 第六章 主題
  • 第七章 歷史題材繪畫
  • 第八章 肖像畫
  • 第九章 風景畫
  • 第十章 風俗畫
  • 第十一章 素描
  • 第十二章 色彩
  • 第十三章 光與影
  • 第十四章 構圖
  • 第十五章 處理手法
  • 第十六章 方法和材料
  • 第十七章 如何展示畫作
  • 索引:繪畫術語中英文對照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