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播磨丸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360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它大得像一座島,
泛著墨綠的深藍船體如大海般雄偉厚重,令人生畏。
靠近看,它的身上有許多的撞擊和彈孔,泛著死亡的氣味。
他們稱它作「地獄船」。
而如今,它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真實事件改編,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
一九四五年的南洋島嶼上,有一群被歷史所遺忘的台灣人……

二戰油輪「播磨丸」驚心動魄的奇幻漂流,
生動刻畫戰後失根的人性,揭開一段被動亂抹去的台灣史。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在瓊島(海南島)上造橋鋪路、挖礦煉鐵,是日本皇軍龐大軍工體系的一環,流動的礦工多達上萬人。島上群聚了日本人、台灣人、朝鮮人,以及來自中國各省的逃兵和流民。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商社亟欲自瓊島撤離,然而更多人心中升起的是希望:要回家了,回我們台灣的家。
此時,眾人得知一艘戰時載運掠奪物資的日本油輪「播磨丸」受炸彈重創,擱淺於港口外海。「這是回家唯一的路。」懷抱著這一線希望,他們奇蹟似地將「播磨丸」修復。然而在登船前夕,「播磨丸」卻遭國民政府查扣,中國、台灣、日本三方的矛盾頓時浮上檯面,甚至引發械鬥和命案。就在情勢一發不可收拾之際,各方人馬竟陰錯陽差地一齊搭上了「播磨丸」,踏上返鄉的航程。
七千人擠在一艘巨型油輪上,「播磨丸」儼然成了超大型難民船。他們漂流在茫茫大海上,為了活著返鄉,只能忍受飢餓、衝突與惡劣的環境,看著族人、親友一個個在眼前死去……這群失去尊嚴、歷經劫難的台灣人,最後真能找到回家的路?

這次評審,我們發現一本小說,寫一大批台灣人坐一條大船回來的感人故事,是這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最大的收穫之一。──平路(作家)

我看了之後感動得不得了,也很驚喜,這是一段極重要的「台灣人經驗」,為我們補上了歷史的缺口。光憑這點,這本大作的價值,永遠不會貶值。「播磨丸」是一個隱喻:台灣前途要靠自己修復,創造才能「前航」……──李喬(作家)

「播磨丸」在作者筆下就是台灣,大船離開中國,在台灣海峽漂流,經歷中國的牽扯,但最終回到高雄。故事生動,隱喻深刻。──李敏勇(詩人)

七千多個困在海南島的台灣人,在日本戰敗後搭上殘破的播磨丸返鄉,航向未知的命運。他們之間的族群差異與認同矛盾,在詭譎新局中更加激化。作者帶我們回到動盪大時代被掩埋的故事現場,跟著他所創造的人物們一起走入不可思議的旅程。這是個寫出台灣魂的故事。它預示了戰後台灣發生的悲劇,以及台灣人等待下一次命運翻轉機會的韌性。──馮賢賢(公共電視台前總經理)

戰爭與青春 生作本島人 漂浪瓊台海 你我先輩事 播磨丸慢駛 道盡曲折途
奉公太陽旗 聖戰到敗戰 辛酸少人知 小說帶歷史 顧瞻咱台灣 同舟共濟渡
──戴寶村(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 封面
  • 獻給
  • 〈自序〉探索一座島嶼一艘巨船上的台灣心情
  • 出場人物
  • 序章
  • 〈第一部〉瓊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第二部〉播磨丸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