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無用的神學:班雅明、海德格與莊子

出版日期
2022/08/2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4322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上帝不是被我們殺死了,上帝不是自身獻祭虛己了,上帝不是被銷蝕了,上帝不是自身回撤了,而是,上帝變得無用了。當卡夫卡寫出「只有彌賽亞變得無用時才會到來」的弔詭語句時,其實中國道家的思想已經潛入了喀巴拉神秘主義的彌賽亞精神之中。

無用的神學如何?一個無用的上帝如何構成救贖的機會與條件?這是在後現代神學之後,中國莊子思想以道「無用之大用」的雙重逆覺與弔詭邏輯,面對現代性危機,在轉化自身自然性的同時,也轉化西方唯一神的彌賽亞性,讓無用的自然與無用的彌賽亞重新相遇,並且相互轉化。

以莊子的無用之思重構一個在班雅明、海德格爾、德里達等人之間的跨文化對話:蕭勒姆的喀巴拉主義Zimzum回縮與剩餘種子,柏拉圖與德里達的虛位Chora,老莊道家的生命自然化靈府胚胎,當代幹細胞技術的可再生性,通過「第五維度」的虛托邦來施行世界時間政治的深度綜合,以「餘讓」和「集讓」的原初倫理姿態,讓虛無破碎的世界得以整體性復原,「無用的神學」才得以可能。
  • 楔子 尋找鑰匙:打開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的七封印
    • (一) 絕對差異:上帝之國與世俗歷史
    • (二) 心感:逆轉的張力與整體性復原
    • (三) 虛無或無用:救贖之道
  • 一 班雅明的無用教義:彌賽亞性與自然性的雙重還原
    • (一) 未完成教義論綱
    • (二) 彌賽亞的還原
    • (三) 沉默自然的還原
    • (四) 以無用為條件
  • 二 歌德的詩性元現象:自然的彌賽亞化
    • (一) 絕對的文學與自然的幻象
    • (二) 純然生命還原為自然化的生命
    • (三) 淚水的面紗與救贖的密碼
  • 三 卡夫卡寫作的道家化:彌賽亞的自然化
    • (一) 「認真做某物同時又空無所成」
    • (二) 班雅明與卡夫卡寫作的中國動機
    • (三) 布萊希特與道家式的友善
  • 四 回縮與虛位:德希達與蕭勒姆一道走向「餘讓」
    • (一) Chora:到來的虛位
    • (二) 餘讓:虛托邦的敞開
  • 五 無用的民族之為救贖之路?—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與莊子的弔詭之思
    • (一) 遲到的中國思想
    • (二) 海德格的回應:從「另一個開端」走向「第二次轉向」
    • (三) 本己與陌異的悖論關係
    • (四) 海德格面對轉向的危險:存有的終末論
    • (五) 但為何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被遮蔽了?
    • (六) 從爭奪走向讓予
    • (七) 無用的民族:「集讓」的三個絕對律令
  • 六 模仿的神學:無意記憶與現代性的救贖
    • (一) 藝術作品:在相似與遊戲之間
    • (二) 主體化的無意識與客體化的銘刻
    • (三) 整體性修復的胚胎:自然化的第三記憶
  • 七 變小且消失於圖像的「小門」:彌賽亞進入世界的中國式想像
    • (一) 西美爾的橋與門
    • (二) 布洛赫:彌賽亞來臨的中國小門
    • (三) 阿多諾:世界的內在化
    • (四) 布伯的《聊齋志異》
    • (五) 佛教式的間薄面紗
    • (六) 姿態的糾正
    • (七) 中國的瓷器圖案
  • 八 班雅明的追憶:做一個莊子式的蝴蝶夢?
    • (一) 凱盧瓦的「石頭夢」:自然自身的書寫
    • (二) 班雅明的「蝴蝶夢」:感性的相似性與非感性相似性的感通
    • (三) 「中國夢」的思想實驗:「第五維度」之為「虛托邦」
  • 九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彌賽亞自然化的節奏
    • (一)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
    • (二) 時間的世界政治
  • 參考文獻
  • 關鍵字與人名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