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2/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348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歡迎收聽《讀冊過生活》節目,第057集 【談《二十一世紀生死課》一書】

我們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樣貌,
如何被各種風潮和事件改變,這本書提供了扎實豐富的回答。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辛達塔・穆克吉、《理想的告別》安・紐曼與普立茲獎得主艾倫・古德曼(Ellen Goodman)等人,口碑推薦!

死亡的原因、地點、時間及過程,都已和幾十年前截然不同。死亡的形貌幡然轉變,我們對它的了解也需從頭來過。海德・沃瑞棋醫師承繼醫界對生命與臨終的思索,本書企圖心直逼努蘭經典之作《死亡的臉》,刻劃細膩不遜葛文德《凝視死亡》,從從細胞之死到死亡的本質定義談起,內容涵蓋死亡的生理機制、死亡社會學、拒絕心肺復甦術(DNR)議題、腦死與心臟死(死亡定義)、死亡與宗教、重症照顧者的重負、代理人問題、安樂死/自殺/醫師協助自殺、死亡與社群媒體等議題。
除了自身臨床服務時的遭遇,作者還以寫論文的精神去經營各章,因此有不少相關數據的蒐集與解讀,比如全球最早安樂死入法的地方,推行的影響與原本的預期有何落差,這結果又意味著什麼?全書內容含括社會、宗教、財務、地理及醫學研究,對於現今我們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樣貌,如何被各種風潮和事件改變,這本書提供了扎實豐富的回答。

●本書特色
(1)涵蓋死亡的生理機制、死亡社會學、DNR議題、死亡定義、重症照顧者的重負、醫療代理人、安樂死/自殺/醫師協助自殺、死亡與社群媒體等議題,為目前台灣書市此面向書籍中最為全面者。
(2)結合臨床醫療遭遇、判例分析、嚴謹統計數據與學術論述,跨演化生物學、醫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觀點。
(3)各章內容提示請參閱下方的「目錄」引文。
  • 封面
  • 作者、譯者簡介
  • 各界好評
  • 謝詞/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細胞之死/How Cells Die
  • Chapter 2 抗死延生的戰爭/How Life (and Death) Were Prolonged
  • Chapter 3 死亡今何在/Where Death Lives Now
  • Chapter 4 拒絕急救的一課/How We Learned Not to Resuscitate
  • Chapter 5 重劃死生之界/How Death Was Redefined
  • Chapter 6 當心跳停止/When the Heart Stops
  • Chapter 7 六合之外/When Death Transcends
  • Chapter 8 照顧之擔/When Guardians Are Burdened
  • Chapter 9 斡旋死亡/How Death is Negotiated
  • Chapter 10 家屬為何失措/Why Families Fall
  • Chapter 11 死之慾/When Death is Desired
  • Chapter 12 拔插頭/When the Plug Is Pulled
  • Chapter 13 #上網談死/#WhenDeathIsShared
  • 版權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