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雖然有人跟我說,「偶爾也拍些不同的東西如何?」
但我說過,因為我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
──小津安二郎
日本三大電影名導小津安二郎,繁體中文版唯一親筆文集
39篇文章X14封信件,生活的況味
120週年紀念新版 收錄侯孝賢導演專文〈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
這一次,小津親自寫下自己的人生故事,
拍電影四十年,只走自己的路。
不追求新穎技法、不因襲電影文法;
拍普通人,說簡單故事。
因為他相信:電影和人生都是以餘味定輸贏。
☆日本首位以電影人身分獲選「日本藝術院會員」
☆《我出生了,但……》、《心血潮》、《浮草物語》、《戶田家兄妹》、《晚春》、《麥秋》等六部作品榮獲《電影旬報》年度十大第一名
☆揚名國際代表作《東京物語》獲各大媒體盛讚影史必看之一;爛番茄指數100%、IMDB8.2分
◎侯孝賢、吳念真熱情推薦,易智言導讀;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週年紀念版。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極有珍藏意義。
小津安二郎只因為愛看電影而在電影被貶低的上個世紀三○年代,踏上電影導演之路。發跡於松竹蒲田片廠,歷經了默片到有聲片、黑白片到彩色電影的關鍵轉換期。一生中拍了多達五十四部(其中一部為紀錄片),早期作品產量豐富,類型非常廣泛,大多是溫馨喜劇居多。拍片習慣獨樹一格地極簡,創出許多電影專有名詞如:「榻榻米角度」、「枕頭鏡頭」、「小津式省略敘事」,卻也主張拍電影沒有文法。
◎代表作《東京物語》依然深深影響國際影壇
我試著透過親子的成長、描寫日本的家族制度如何崩潰。是我最接近通俗劇傾向的作品。──小津安二郎自評《東京物語》
眾所皆知小津安二郎其獨特拍片技巧與平靜的說故事方式,在他去世後深刻地影響了無數後輩導演。《東京物語》在2012年英國影藝學院出品的權威雜誌《Sight & Sound》票選十大影片肯定,358位國際導演評選榮獲影史第一,更勝《2001太空漫遊》、《大國民》、《教父》……將這部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推上最高峰。小津以其作品中獨一無二的人生況味征服了國際大導們的心。
這位代表日本的國民導演過世後,在松竹電影公司的穿針引線下推出兩次向小津安二郎致敬之作:邀請侯孝賢導演於小津安二郎100年冥誕時完成了《珈琲時光》。山田洋次導演更以《東京物語》家庭故事為原型,拍出《東京家族》於2013年上映。2023年正逢小津安二郎120歲誕辰,日本松竹展開全國系列系的紀念影展一年;國際上76屆坎城影展數位修復《長屋紳士錄》、《宗方姊妹》兩部經典;臺灣國家電影及視聽中心於六七月策劃「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重探小津影像的難忘餘韻,以及後世對他的綿延迴響。
◎活在對電影的愛情中,小津安二郎名言錄:
他心中的好演技——
重要的是性格。好演員應該是能掌握性格,掌握了性格之後,感情能自然流露。如果不能掌握性格、徒然釋放感情,那只是很會作表情的演員。如果只要悲傷就哭、高興就笑,不必找來電影演員,每個人都做得到。
他拍電影沒有文法——
我經常無視電影的文法。我討厭彰顯理論,但小看理論也不對。電影和美術、文學等其他藝術相比,還是個嬰兒,這文法還不能算成形。我討厭被文法拘束,討厭被知識定律綁手綁腳,如果電影的文法真的優異如自然法則那樣,那麼,當今世上只要十個電影導演就夠了。
他只走自己的路——
這五十部電影沒有一部是故意亂拍的,因此,問我自信作是哪一部,我真不知如何回答。今後,只要精神允許,我會一邊小酌喜歡的酒,一邊以小津調繼續拍電影吧……
但我說過,因為我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
──小津安二郎
日本三大電影名導小津安二郎,繁體中文版唯一親筆文集
39篇文章X14封信件,生活的況味
120週年紀念新版 收錄侯孝賢導演專文〈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
這一次,小津親自寫下自己的人生故事,
拍電影四十年,只走自己的路。
不追求新穎技法、不因襲電影文法;
拍普通人,說簡單故事。
因為他相信:電影和人生都是以餘味定輸贏。
☆日本首位以電影人身分獲選「日本藝術院會員」
☆《我出生了,但……》、《心血潮》、《浮草物語》、《戶田家兄妹》、《晚春》、《麥秋》等六部作品榮獲《電影旬報》年度十大第一名
☆揚名國際代表作《東京物語》獲各大媒體盛讚影史必看之一;爛番茄指數100%、IMDB8.2分
◎侯孝賢、吳念真熱情推薦,易智言導讀;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週年紀念版。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極有珍藏意義。
小津安二郎只因為愛看電影而在電影被貶低的上個世紀三○年代,踏上電影導演之路。發跡於松竹蒲田片廠,歷經了默片到有聲片、黑白片到彩色電影的關鍵轉換期。一生中拍了多達五十四部(其中一部為紀錄片),早期作品產量豐富,類型非常廣泛,大多是溫馨喜劇居多。拍片習慣獨樹一格地極簡,創出許多電影專有名詞如:「榻榻米角度」、「枕頭鏡頭」、「小津式省略敘事」,卻也主張拍電影沒有文法。
◎代表作《東京物語》依然深深影響國際影壇
我試著透過親子的成長、描寫日本的家族制度如何崩潰。是我最接近通俗劇傾向的作品。──小津安二郎自評《東京物語》
眾所皆知小津安二郎其獨特拍片技巧與平靜的說故事方式,在他去世後深刻地影響了無數後輩導演。《東京物語》在2012年英國影藝學院出品的權威雜誌《Sight & Sound》票選十大影片肯定,358位國際導演評選榮獲影史第一,更勝《2001太空漫遊》、《大國民》、《教父》……將這部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推上最高峰。小津以其作品中獨一無二的人生況味征服了國際大導們的心。
這位代表日本的國民導演過世後,在松竹電影公司的穿針引線下推出兩次向小津安二郎致敬之作:邀請侯孝賢導演於小津安二郎100年冥誕時完成了《珈琲時光》。山田洋次導演更以《東京物語》家庭故事為原型,拍出《東京家族》於2013年上映。2023年正逢小津安二郎120歲誕辰,日本松竹展開全國系列系的紀念影展一年;國際上76屆坎城影展數位修復《長屋紳士錄》、《宗方姊妹》兩部經典;臺灣國家電影及視聽中心於六七月策劃「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重探小津影像的難忘餘韻,以及後世對他的綿延迴響。
◎活在對電影的愛情中,小津安二郎名言錄:
他心中的好演技——
重要的是性格。好演員應該是能掌握性格,掌握了性格之後,感情能自然流露。如果不能掌握性格、徒然釋放感情,那只是很會作表情的演員。如果只要悲傷就哭、高興就笑,不必找來電影演員,每個人都做得到。
他拍電影沒有文法——
我經常無視電影的文法。我討厭彰顯理論,但小看理論也不對。電影和美術、文學等其他藝術相比,還是個嬰兒,這文法還不能算成形。我討厭被文法拘束,討厭被知識定律綁手綁腳,如果電影的文法真的優異如自然法則那樣,那麼,當今世上只要十個電影導演就夠了。
他只走自己的路——
這五十部電影沒有一部是故意亂拍的,因此,問我自信作是哪一部,我真不知如何回答。今後,只要精神允許,我會一邊小酌喜歡的酒,一邊以小津調繼續拍電影吧……
- 封面
- 作者簡介
- 小津安二郎一二○週年紀念收錄 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
- 導讀 生活的,小津安二郎
-
第一輯 我的導演之路
-
一盤咖哩飯─處女作前後
-
我的導演之路
-
我是電影小導演
-
回想那時候
-
我好像老了
-
我走我的路
-
拓展視野之片
-
我拍片的習慣
-
我與《電影旬報》
-
這裡是楢山
-
-
第二輯 電影沒有文法
-
我認為電影沒有文法
-
我經常無視電影的文法
-
淺談電影製作
-
國片應該要國際化
-
關於改編電影
-
不說也罷的事
-
明星制度的濫用
-
性格與表情
-
寄望石原裕次郎
-
靈敏的原節子和高峰秀子
-
原節子
-
-
第三輯 在戰地思考電影
-
我在戰地思考戰爭電影
-
秋高氣爽的前線
-
懷念跳蚤
-
體驗戰爭
-
在悲壯本質中加入正面元素的戰爭片
-
訪談整理
-
為什麼我不拍戰爭片
-
今後的日本電影該怎麼走
-
發揮年齡的優勢
-
酒與戰敗
-
雁來紅之記
-
-
第四輯 來自戰地的信件
-
數封家書與信件
-
寄自戰地
-
隨函附寄
-
信
-
續信
-
-
第五輯 活在對電影的愛情中
-
我是電影界的嘮叨之人,小言幸兵衛
-
我對舊事物……
-
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
-
有包容力的藝術
-
想描述泥中之蓮
-
訪談紀實
-
小津談自己的電影創作
-
- 小津安二郎 生平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