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15個「遇」兒心姿態,展開親密的親子之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6646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對孩子來說,陪伴永遠是最美好的禮物。
而我們終將老去,人生的最終有孩子的陪伴,
將是自己最浪漫的告別式。

想要親子關係不紮心,爸媽要先懂得更寬心!
專業諮商心理師透過更抽絲撥繭的方式,
剖析育兒及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15個『心』要點!

  身為父母要做的就是要陪伴孩子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專家,
  幫助孩子成為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掌握人生的自主權。

  在這片挑戰四伏的育兒荊棘路上,
  爸媽們有停下腳步、好好看看自己早已布滿全身的細傷嗎?
  相信除了愛,對孩子更是滿滿的揪結吧!
  想要親子關係不紮心,爸媽要先懂得更寬心!
  慢慢來、緩緩行,給彼此一個軟著陸的機會。

  『迷惘、焦慮、自我否定與無助』,是育兒路上無法避免的必修課題,
  本書除了從專業角度切入育兒方針之外,更著重在爸媽們的情緒療傷。
  善用這份潛藏父母內心最純粹的能量,用15個『心姿態』讓自己更能掌控情緒、理解孩子、輕鬆育兒。

  專業諮商心理師告訴你,最適合崩潰父母的15個教養『心』要點!
  1. 打開心:拉出心的界線,歡送憤怒離開
  2. 責任心:讓孩子學習評估問題的影響力
  3. 好奇心:把「理所當然」變成「哇~原來是這樣」
  4. 遊戲心:用玩樂探索孩子內心世界
  5. 同理心:你喜歡孩子如何待你,就如何待孩子吧
  6. 勇氣心:撕下自己與孩子身上的不討喜的貼紙
  7. 接納心:擁抱自己與孩子的羞愧感
  8. 正念心:和孩子一起體驗生命的流動
  9. 見證心:看見孩子的努力與付出,是最佳的良藥
  10. 成長心: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學習專家
  11. 實踐心:一次又一次活出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12. 陪伴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旅伴
  13. 珍惜心:當感恩成為日常,孩子更能品嚐幸福
  14. 欣賞心:揪團來觀賞孩子的美好
  15. 慈悲心:允許生命有不同的面貌

本書特色

  ★以「敘事治療」的心理治療方式和孩子相處:
  這是種後現代的治療取向,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專家。
  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孩子也是自己「成長」的專家,他知道自己喜歡如何成長,他知道自己遭遇的困難如何解決,身為父母要做的就是要陪伴孩子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專家,幫助孩子成為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真正掌握人生的自主權。

  ★書裡故事皆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書裡分享許多的親子故事,包含作者和女兒的故事、親朋好友的真實故事,或者是諮商時來談者分享的故事。藉由這些故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其它教養書的教養新觀點。

  ★現代父母都該重新認識的「遇」兒心姿態:
  雖然父母本身就有教育的責任與義務,但是作者從「遇見」的角度,來形容親子間的互動關係與教養理念。陪伴孩子時,不採取「以上對下」的方式,而是一種「彼此合作」的態度。父母是完整的人,孩子也是完整的個體,我們都能夠在關係中保有自己的部分,一起踏上旅途,在過程中彼此相知、相惜、相愛。

  ★親子關係就猶如是和最親密的旅伴一起旅行:
  可以將親子關係比喻成一趟旅行,在親子之旅當中,你喜歡自己成為什麼樣的旅伴?而孩子又喜歡成為什麼樣的旅者呢?請父母們陪伴並支持孩子,展開一場親密的親子之旅。人啊,唯有做真正喜歡的自己,才有心力欣賞自己的人生。

各界好評推薦

  張秀玉靜宜大學社會工作兒童及少年福利學系教授兼任學務長
  林祺堂 心靈魔法師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 諮商心理師
  果果媽的奇幻旅程 親子部落客
  菲菲媽咪的育兒生活 親子部落客
  • 1 打開心:拉出心的界線,歡送憤怒離開
    • 父母演出憤怒的劇本,孩子也會跟著配合出演
    • 常見處理憤怒方式:壓抑、否認、發洩、轉化
    • 憤怒會帶給我們行動的力量
    • 當心「憤怒」成為連環爆炸案的兇手
    • 當外界出現失控的情緒時,我們可以先建立自己的「情緒國度」
    • 從「讓自己冷靜」開始,送別憤怒不再是難事
    • 像「偵探」一樣,循線破解「連環爆炸案」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分別「憤怒情緒」和「人」
  • 2 責任心:讓孩子學習評估問題的影響力
    • 越怕孩子吃苦,孩子將來吃的苦就越多
    • 童年經驗如何影響你陪伴孩子?
    • 愛是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範圍
    • 有些事情問越多「好不好」,孩子就越「自我感覺良好」
    • 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學習評估與選擇
    • 守住親子界線,助孩子培養責任心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讓孩子體驗問題帶來的影響力
  • 3 好奇心:把「理所當然」變成「哇∼原來是這樣」
    • 孩子天生就是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
    • 當麻煩找上門,父母請記得帶著好奇去開門
    • 少問「為什麼」,多問「如何」
    • 理解孩子,而非評價孩子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以好奇心,陪孩子展開冒險旅程
  • 4 遊戲心:用玩樂探索孩子內心世界
    • 別急著「暫停」孩子的遊戲,幫孩子「開啟」替代的玩法
    • 接納孩子的遊戲點子,並添加新點子
    • 點燃孩子的遊戲心,幫助他建立生活常規
    • 親子間的「友誼賽」比同儕間的「競賽」更好玩
    • 別拿「關係」開玩笑,這一點都不好笑
    • 遊戲的效果,就是讓家庭長出「笑」果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遊戲是進入孩子心門的一把鑰匙
  • 5 同理心:你喜歡孩子如何待你,就如何待孩子吧!
    • 少一點比較和控制,多一點陪伴與自由
    • 用「壞」的語言,無法讓孩子變「好」
    • 孩子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的言行
    • 你若照亮孩子,未來的某個時刻,孩子也會照亮你
    • 用「同理心」拉近家人與孩子的距離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父母和孩子的生命經驗都值得敬重
  • 6 勇氣心:撕下自己與孩子身上不討喜的貼紙
    • 過去糾纏著你,你糾纏著孩子,就像「抓交替」一樣
    • 你也有雙陰陽眼,經常看到「鬼」嗎?
    • 放棄「陰陽眼」的超能力,找回「真實」的視力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彈性看待社會文化的洗禮
  • 7 接納心:擁抱自己與孩子的羞愧感
    • 羞辱不會讓孩子變好,只是讓父母自我感覺良好
    • 負面語言、取笑和責備,都可能是在羞辱孩子
    • 善用「羞愧」,從毒蟲變成可愛的蝴蝶
    • 接納真實的自己,即使不完美
    • 擁抱孩子的陰影,款待孩子的羞愧感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接納生命的限制,開創生命的獨特
  • 8 正念心:和孩子一起體驗生命的流動
    • 孩子身上有個「說關就關」的情緒按鈕
    • 父母不超速,孩子才不失速
    • 自發性的歸零,重回育兒最初的感動
    • 遠離「挑錯」文化,欣賞孩子的獨特
    • 辨識主流文化枷鎖,尋找自己喜歡走的父母之路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用正念聆聽「在地性」的聲音
  • 9 見證心:看見孩子的努力與付出,是最佳的良藥
    • 當孩子受傷時,要記得告訴他:「我仍然愛你」
    • 用擁抱找回與孩子的連結
    • 別讓孩子用一生治癒童年
    • 在孩子受傷時,請張開眼睛好好看看他的努力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見證孩子的英雄時刻
  • 10 成長心: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學習專家
    • 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從嘗試開始
    • 父母的建議越多,孩子的抗議就越多
    • 「如何學習」比「學到了什麼」更重要
    • 孩子,你只是還沒學會
    • 孩子,我相信你可以的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
  • 11 實踐心:一次又一次活出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 「滾動式」調整自己,才能滾動孩子的人生
    • 別急著要求孩子一步到位,請給他一個「軟著陸」的機會
    • 用「預告」呼喚孩子對未來的期待
    • 和孩子一起發明展開行動的咒語
    • 別急著當孩子的老師,實踐才是孩子的恩師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在人生實踐,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 12 陪伴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旅伴
    • 孩子的問題行為,是為了換取父母的陪伴
    • 陪孩子一起找到滿足需求的替代方式
    • 手機是無辜的,孩子也是無辜的
    • 別讓網路成為陪伴自己的唯一旅伴
    • 陪伴是送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用你的生命陪伴孩子的生命
  • 13 珍惜心:當感恩成為日常,孩子更能品嚐幸福
    • 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日常
    • 孩子不是故意惹麻煩,他只是想解決麻煩
    • 孩子已經很努力讓麻煩降到最低了
    • 以禮待人,好好珍惜彼此的邂逅
    • 讓感謝持續發酵
    • 一起創造充滿感恩的微醺生活
    • 這個時代都忘了互相幫助、互道感謝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用珍惜的態度對待其他照顧者
  • 14 欣賞心:揪團來觀賞孩子的美好
    • 陪孩子一起蒐集稱讚的來源
    • 最讓人暖心的讚美方式
    • 對其他照顧者也給予肯定的語言
    • 欣賞家人,也欣賞自己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為家搭一座舞台,見證美好時刻
  • 15 慈悲心:允許生命有不同的面貌
    • 以自責止痛,人生只會痛上加痛
    • 情緒性寬恕可能是舒緩疼痛的選擇
    • 自我同理是另一種美好的選擇
    • 找到自己喜歡的台階,慢慢走下去
    • 敘事治療的「遇」兒筆記──用慈悲接待生命的各種面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