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7421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親密殺人」不是「約會暴力」


是整個社會必須全力阻止的連續殺人!


只是想跟他分手的我,為何最後卻送了命?


打開108名受害女性的判決書,揭開隱藏在「交往」背後的連續殺人


這些,都是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案件──


男子不滿前女友拒絕復合,刺殺女友47刀,甚至親吻遺體;拳擊教練分屍女友後輕生;男子攜水果刀闖入女方家要求復合不成,砍殺對方致死……


親密殺人不是突發的悲劇,更不是單一個案──


在被交往對象殺害前,多數被害人已經長期遭受暴力相向,即便鬧上警局,也怕會被報復而撤告。更有加害人在被警察釋放後,重返現場行兇得逞……


只是想分手,卻被愛過的他,在我以為最安全的地方殺害──


加害人總辯稱是她瞧不起自己、她劈腿、她拒絕我,自己才憤而殺人。死去的女性無法再為自己說話,法庭上,只有加害人的聲音嘹亮......


本書根據108件親密殺人案件,揭露隱藏在「交往關係」中的「親密殺人」真相。由於關係親密,多半案發在雙方家中、車內等私密場所,幾乎沒有目擊者,在被粉紅泡泡包裝的戀愛與約會樣貌背後,被害女性往往承受長期深層的恐懼,卻對交往對象的暴力行為束手無策,最後甚至葬送生命。


我們該如何察覺警訊,司法機構可以怎麼預防與制裁?透過108位受害女性的真實遭遇,試圖提出這個社會乃至於國家,應該做出的改變。

  • 前言 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 Chapter1 被抹去的女人們
    • 我是親密殺人事件被害人
    • 51:未填上答案的問號
    • 108:只是「最少」的數字
    • 68:深信那個地方很安全
    • 5.4:他的量刑
    • 78:連電子腳鐐都沒有
    • 30:我只是想分手而已
    • 57:持續被掩蓋的死亡
    • 被留下的人們
    • 訪談:女人也有生存權
  • Chapter2 無處可逃的我,孤獨一人
    • 怪人、密室、獨自一人
    • 今天也被交往過的男人……
    • 那男人重返的時間
    • 目擊者
    • 那些努力不放棄人生的臉孔
    • 訪談:為倖存者加油
  • Chapter3 不必酌情考量他的激憤
    • 親密殺人的審判,公正嗎?
    • 殺了女友,卻仍是自由身
    • 殺人的代價
    • 都打到快死了,還不算殺人?
    • 我的死亡是沉默的
    • 消失的正義
    • 訪談:國家必須介入這場命案
  • Chapter4 現在仍有女人正面臨死亡
    • 從「德盧斯模式」看見希望曙光
    • 向一百一十三個地方政府提問
    • 國會的怠忽職守
    • 就算只有一人都嫌多
    • 訪談:一名女性也不能失去
  •    直到我死了,我們才分手──親密殺人,一○八名女性的紀錄
  • 結語 銜接與連結──IUM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